近年来,黑龙江持续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融合发展,冰雪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该省近日出台《黑龙江省支持冰雪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简称《政策措施》),直面冰雪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为冰雪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政策措施》包括打造冰雪运动引领经济发展新高地、培育特色冰雪文化品牌、促进冰雪装备产业向高端化升级、着力推动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冰雪经济新质生产力、强化冰雪经济要素保障六大方面21项措施,无论是持续推动冰雪经济产业链条,还是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各条举措目标明确,指向性强。
黑龙江省冰雪产业研究院院长张贵海说,《政策措施》聚焦冰雪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立足引领带动作用,针对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四大重点领域精准发力,对增强冰雪文化影响力,提升冰雪制造水平,增加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提升冰雪经济的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等方面提供了强大支撑。
《政策措施》强调通过举办运动赛事提升冰雪运动影响力、通过举办知名文化活动增强吸引力、通过串联赛事场馆与文化场景形成特色旅游线路、通过推动装备制造向高端化转型等各种方式,促进冰雪资源从“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
在黑龙江工程学院副教授郑万鸣看来,《政策措施》精准发力,强化“冰雪运动胜地”品牌标签,以文化独特性增强吸引力,打造“国际冰雪旅游度假胜地”发展的核心形象,强化“龙江冰雪制造”专业优势,夯实冰雪经济支撑能力。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一级主任科员、黑龙江省冰雪经济工作专班办公室工作人员吕东明说,《政策措施》对企业开展项目建设提供融资支持以降低投资成本,对企业开展项目运营给予激励以提升冰雪品质,对企业开展创新项目予以扶持,为冰雪产业注入了活力。
东北林业大学教授赵希勇认为,《政策措施》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冰雪企业推出差异化支持举措。同时,注重企业长效培育,引导冰雪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助力企业稳步壮大。政策既包含普惠性措施,又有针对重点领域的专项扶持,覆盖范围广泛。
《政策措施》提出要在强化要素保障支撑、优化发展环境上提供支持。从人才、融资、财税等关键要素入手,为冰雪企业提供全周期支持。通过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鼓励金融机构推出支持企业的专属产品、拓展多种融资渠道支持冰雪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各界支持冰雪产业建设。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唐赛说,《政策措施》强调落实税收优惠,鼓励各类资本参与,既注重短期激励,又着眼长远发展,为冰雪企业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
《政策措施》以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为四大核心领域,其中,冰雪运动作为引领夯实产业基础,冰雪文化作为纽带培育特色品牌,冰雪装备作为支撑推动产业升级,冰雪旅游作为抓手激活市场消费。
哈尔滨商业大学教授刘杨认为,《政策措施》坚持全产业链布局,构建协同发展格局。各领域政策相互衔接,推动冰雪经济从单一业态向“运动筑基、文化赋能、装备支撑、旅游带动”的多元融合模式转型。同时促进冰雪产业与文旅、制造、科技、教育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具有龙江特色的现代冰雪产业体系。
《政策措施》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从技术、业态、标准三个维度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鼓励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冰雪领域应用,支持冰雪装备企业研发关键技术,引导冰雪企业打造沉浸式体验、数字艺术等新场景,丰富冰雪经济业态,支持相关单位参与冰雪领域标准制定,推动产业规范化发展。
哈尔滨体育学院教授穆亮说,《政策措施》突出创新驱动作用,激活产业发展动能,通过打造冰雪消费新模式、新场景,提高产业关联度和增强产业带动力,进一步发挥冰雪消费对冰雪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促进冰雪经济从资源依赖向创新引领转变,提升核心竞争力。
(原题:《黑龙江:政策助力冰雪经济长红》张建友)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黑龙江:政策助力冰雪经济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