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品橙 |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每天带来及时、专业的旅游行业资讯,欢迎查找并添加微信公众账号pinchain

工业遗产“再发现”之旅:沉睡还是唤醒?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工业遗产的价值在哪里?对于在农业文明沉浸太久的华夏大地,工业遗产折射出工业文明的一缕阳光无疑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简单说,工业遗产提供了一个折射的影像,会让我们更看清现在。

所有的过去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

工业遗产的价值在哪里?对于在农业文明沉浸太久的华夏大地,工业遗产折射出工业文明的一缕阳光无疑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其间有两方面价值尤其值得关注:一是,让后来者看清前人荜路蓝缕一路开创过来的艰辛。工业文明越发达本质上是获得越多的自由,但这个过程之艰辛非亲身经历不足以理解,工业遗产正可以完成这个“情景教育”;再是所谓久入兰芷之室而不闻其香矣,离开现在,回到工业遗产所提示的时代,对今天可能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认知。简单说,工业遗产提供了一个折射的影像,会让我们更看清现在。

gongyeyichan190114a

与城市中大量被拆除的工业厂房相比,由于生态环境的要求,许多酒厂大部分地处山区,因交通不便,城市化进程比外界晚了几十年,反而让这部分工业遗存大量得以保留。

2018年底,由工信部认定的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公布,没想到在酒行业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我们很早就在关注工业遗产,但这次四川省经信厅不是通过产业政策处申报,所以错失了机会。”1月7日,水井坊(600779.SH)博物馆馆长王刚表示。

无独有偶。在知晓了甘肃省没有一起酿酒遗址入围工业遗产时,金徽酒(603919.SH)酒文化展览馆馆长王静近日不无遗憾地说,下一批要积极争取入围。

2018年底,借助“茅台酒酿酒工业遗产群”荣登国家工业遗产第二批名单之列的贵州茅台集团举行了中国首届名酒企业博物馆交流活动。中国酒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王琦称赞,进行酒文化挖掘和传播,名酒企业博物馆交流首开先河。

包括旅游在内的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可以说到了最好的历史发展时期。

一是几乎和颁布第二批名单同时,工信部2018年11月印发了《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的通知,把工业遗产纳入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政策文件中。

二是在入选国家工业遗产的名单中,不少物质遗存和非物质遗存受到“多重保护”:既有《文物保护法》的保护也有文化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的还是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本身就是4A级旅游景区。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下,工信部终于以管理办法的形式,将国家工业遗产和文化遗产、工业旅游试点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

“工业遗产不是遗物,遗产就有价值,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如何实现价值再生,是有着大量工业遗存的中国值得思考的问题。” 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工业文化遗产研究所副所长周岚在电话里表达了这一观点。

沉睡还是唤醒?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尚存工业遗产近千处,但很多在沉睡。

工业遗产是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记录了我国工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重要信息,见证了国家和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2018年4月,工信部发布了国家工业遗产的申报条件。国家工业遗产申报范围主要包括:1980年前建成的厂房、车间、矿区等生产和储运设施,以及其他与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

申请国家工业遗产还需工业特色鲜明、工业文化价值突出、遗产主体保存状况良好、产权关系明晰,并具备较高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2018年底出台的《办法》里,对三个价值做了一致的解读:在中国历史或行业历史上有标志性意义,见证了本行业在世界或中国的发端、对中国历史或世界历史有重要影响、与中国社会变革或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密切相关,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具有代表性的工业生产技术重大变革,反映某行业、地域或某个历史时期的技术创新、技术突破,对后续科技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具有较高的科技价值。

同时,国家工业遗产还要具备丰厚的工业文化内涵,对当时社会经济和人文发展有较强的影响力,反映了同时期社会风貌,在社会公众中拥有强烈的认同和归属感,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规划、设计、工程代表特定历史时期或地域的工业风貌,对工业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当然,工业遗产有良好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基础也是必要的。

贵州茅台集团就是被唤醒的一家。

2018年12月底,刚荣列国家工业遗产的贵州茅台集团,企业文化处有关人士称,这次申报是贵州省经信厅推荐上去的,他们来函问我们愿不愿意。“我们当然愿意。”他说。

记者随后拿到了这份完整的工业遗产申请书。贵州茅台集团将位于茅台镇的茅台酒酿酒工业遗产群进行申报,其主体建成年代为1862年至1980年。

茅台酒酿酒工业遗产群位于茅台镇茅台集团制酒、制曲生产和酒库区域,核心物项包括文物建筑10处:“成义”烧房烤酒房旧址,“荣和”烧房干曲仓旧址,“荣和”烧房踩曲房旧址,“荣和”烧房烤酒房旧址,“恒兴”烧房烤酒房旧址,制曲一片区发酵仓,制曲二片区踩曲房、发酵仓,制曲二片区石磨房、干曲仓,勾贮车间下酒库第五栋酒库和第八栋酒库。

遗产群部分建筑始建于明代,因战乱几次被毁,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重建,“成义烧房”、“荣和烧房”、“恒兴烧房”旧址分别建于1862年、1879年、1921年。三家烧坊所酿茅台酒,因酒坊老板姓氏,时称“华茅”、“王茅”和“赖茅”。该遗产群建筑主体多为砖石或砖木、小青瓦结构,整体保存完好,部分文物建筑仍在发挥酿酒生产作用。茅台酒酿制技艺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贵州茅台集团认为,作为茅台酒的早期生产场所,这批工业遗产是茅台酒及其文化的实物载体,是我国民族工业自清代以来艰难前行、不断发展壮大,并创造辉煌的历史见证,是一个时代变迁的缩影,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承载着贵州乃至中国酿酒工业发展的精髓,是历代茅台人智慧的结晶,具有不可重建的“活文物”艺术价值;该遗产群对茅台酒酿制技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是研究我国白酒酿造技术发展的重要载体。

“该遗产群本身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对工业遗产的利用,以前公司缺乏顶层设计,就目前来看,基本思路应该从工业文化入手。”贵州茅台集团企业文化处有关人士说。

正是国家工业遗产的申报成功,让贵州茅台集团不再“沉睡”,他们准备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工业旅游。

“茅台镇虽然已经形成了景区,但离成熟的景区还有一定差距。”上述人士说,以工业遗产为特色的文化小镇,在工业设计和游客体验上贵州茅台集团还要下功夫。

记者从遵义市旅发委获悉,早在2016年,贵州茅台集团已入选首批22家国家工业旅游创新单位名单。2017年,贵州省仁怀市实施酒旅融合发展,以茅台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为引领,赤水河谷旅游公路为载体,谋划实施旅游项目57个,总投资149.5亿元,打造了一条以酒文化、红色文化、盐运文化为一体的赤水河流域旅游精品线路。目标是把茅台镇打造成世界知名的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和文化旅游名镇,但最新的工作进展缺乏进一步介绍。

贵州茅台集团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邝英近日介绍说,公司正在做茅台集团的工业旅游规划,预计2019年下半年会有实质性动作。目前,该文旅公司还积极开展国内和国外的旅游业务,2018年外地游客的接待量同比增长50%至60%。

除了来自集团高层的重视力度不够,要发展工业旅游,贵州茅台集团还面临着解决子公司和部门之间职能交叉的问题。记者注意到,目前,贵州茅台集团企业文化处负责公司文化宣传,也负责中国酒文化城的管理。该文化城于1993—1997年间修建,占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酒文化博览馆。经过2013年代改造后,该文化城突出旅游和观赏功能,获批为国家AAAA级景区。显然,这应该纳入工业旅游的范畴。

保护还是拆除?

认定国家工业遗产,优先是为了保护。

国家工业遗产核心物项是指代表国家工业遗产主要特征的物质遗存和非物质遗存。物质遗存包括作坊、车间、厂房、管理和科研场所、矿区等生产储运设施,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活设施和生产工具、机器设备、产品、档案等;非物质遗存包括生产工艺知识、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

其中,《办法》鼓励各级政府和省级工信部门将国家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纳入相关规划,通过专项资金(基金)等方式支持国家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

1月8日,记者致电工信部产业政策司,相关人士表示,用于保护的专项基金金额及如何发放,工信部下一步要考虑。

记者采访获悉,由于不少企业本身是国家重点文物单位或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按照国家《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有一定的经费保障,但有的文物保护单位资金缺口较大,依然难以落实。

2016年,茅台集团开展了“成义烧房”烤酒坊旧址、“荣和烧房”干曲仓旧址文物修缮工程,获得了国家文物修缮专项经费补助。同样,水井坊博物馆也面临着防止遗址风化的资金筹措难题,却没有那么幸运。酿酒遗址时间长了,土容易风化。对此,水井坊博物馆曾给成都市文物局打报告,以“水井街酒坊遗址工程完善项目”维护为名上报到国家文物局,预估需要上千万元的资金。但据水井坊博物馆馆长王刚表示,由于风化尚未达到有关部门认定的严重程度,故保护资金没有批下来。

成为国家工业遗产,无疑是保护和抢救文物的另外一条路径。

另外,虽然《办法》要求尽量保持遗产原样,但在实际操作中,保护的手段是多样的。

《办法》要求,国家工业遗产所有权人应当设置专门部门或由专人监测遗产的保存状况,划定保护范围,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保持遗产格局、结构、样式和风貌特征,确保核心物项不被破坏。遗产格局、结构、样式和风貌特征出现较大改变的应当及时恢复,核心物项如有损毁的应当及时修复。

李渡烧酒作坊遗址是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之一。1月10日,江西李渡酒业董事长汤向阳在接受采访时称,工业遗产和《文物保护法》都是原体保护原则,但该烧酒作坊遗址则采用了活体保护。因为窖池里的微生物如果不用就会干死掉。所以,“微生物活化了,就是最好的保护”。他说。

和或多或少正在受到保护的国家工业遗产或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比,更多遗产类的工业遗址却面临的是被拆除命运。

广州日报2014年曾报道,广州市进入“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线索”的8处工业遗产已面临毁坏的局面,这些老工厂除了个别还有着残留建筑外,大部分都已经被拆除。

这些被拆除的工业遗产是:建于1929年的西村士敏土厂旧址(即广州水泥厂)大楼;始建于1948年的广州重型机器旧厂房;始建于1948年的广州硫酸厂旧厂房;始建于1952年的广州造船厂遗址;建于1954年的广州绢麻门楼;1956年建成的广州化工厂[即广州昊天化学(集团)有限公司]煤仓和烧碱车间;1958年成立的南方面粉厂旧仓库(即小麦仓)与连廊;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万宝冰箱厂(原广州家用电器一厂和广州第二轻工机械修配厂)厂房。

“‘一五’时期的亚洲最大露天矿现在已经面目全非,特别是工业文明中有划时代的蒸汽机车,很多外国人来拍照收集资料,可我们却没当回事……”仿佛是南北呼应,面对大量工业遗产损毁消亡事例,地处辽宁的崔文成、申维民、刘文彦等政协委员也是在2014年时就开始呼吁。

重庆作为老工业城市,有着大量三线建设时期的工业遗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实行“退二进三”后,工厂搬迁厂址消亡。重庆啤酒厂石桥铺旧址上,如今崛起的是总投资20亿元的商业综合体“江厦星光汇”。重庆啤酒厂始建于1958年,由重庆市地方筹建100万元,兴建年产量1000吨规模的啤酒厂,正是大国啤酒兴起时。

重庆建设厂,前身是旧中国四大实业家之首张之洞创办的汉阳兵工厂。当年开凿的山洞依然在使用,厂前区的黄桷树已有上百年历史。富有时代特色的老厂房、管道及隧道等,无不唤起人们对大工业时代的遥远记忆。但由于距杨家坪商圈仅200米,搬迁后取而代之的是住宅小区。

中国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学术委员会会长、清华大学教授刘伯英表示,因为要用地。“一五”、“二五”时期的建设,留下来的太少了,拆得太多。“原来北京的东郊工业区,成了现在北京CBD,就是把原来的43个工厂全部拆掉兴建的。”他说。

相比之下,由于生态环境的要求,中国的许多酒厂大部分地处山区,因交通不便,城市化的进程比外界晚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反而让这部分工业遗存大量得以保留。

保护还是撤除?在工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国家和地方政府考量并不相同。孰对孰错,很难统一界定。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去年,中国颁发的第一部关于工业遗产的政策文件已经出台。《办法》提出,除了国家工业遗产的申报和认定,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可结合本地区实际,参照本办法,组织开展省级工业遗产的认定和管理。(原题《工业遗产“再发现”之旅》文静)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工业遗产“再发现”之旅:沉睡还是唤醒?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