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品橙 |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每天带来及时、专业的旅游行业资讯,欢迎查找并添加微信公众账号pinchain

是该给“故宫热”泼点凉水了

作者:品橙旅游

这些年,故宫热急遽升温,速度之快、程度之深,可能连它自己都没有预料到。人们乐见故宫IP的成功,为传统文博行业转型提供了样板,也为文旅融合提供良好范例。网络上、现实中已充斥了太多的对于故宫及院长单霁翔的溢美之词。这不免让人感到不安。或许,是该给过热的故宫泼点凉水了。过分的热闹,正让故宫隐隐浮起躁动之气。

【品橙旅游】朋友圈被故宫元宵节夜灯刷屏了。但看了多张图片之后,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跟以往故宫的创新作品和做法带来的好评如潮不同,针对过于现代化的灯光秀,这一次的批评之声也在“聚集”并在引发“共鸣”:露天迪厅模式、刘老根大舞台、灯具城、俗气、土绝了……

这些吐槽会不会有因没去成现场而存在的“酸葡萄”心理,会有,但恐怕也不仅仅如此吧。

这些年,故宫热急遽升温,速度之快、程度之深,可能连它自己都没有预料到。人们乐见故宫IP的成功,为传统文博行业转型提供了样板,也为文旅融合提供良好范例。网络上、现实中已充斥了太多的对于故宫及院长单霁翔的溢美之词。

这不免让人感到不安。或许,是该给过热的故宫泼点凉水了。过分的热闹,正让故宫隐隐浮起躁动之气。

gugong190221

文创产品才刚起步

故宫IP的崛起于文创,但故宫文创现在究竟是怎样的水平?

故宫在2013年前后才正式推出文创产品,根据单霁翔近期的披露,2017年文创销售已达15亿之巨。但这并不值得盲目乐观。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样的高增长很大程度上来自消费者的“猎奇”式消费。像任何新的市场产品一样,人们对故宫文创的追捧,仍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好奇的阶段。由于国内长时间缺乏此类商品,作为开创者的故宫承担了“教育市场”的功能。人们惊异于“传统文化还能这么玩”,并愿意为并不昂贵的产品买单。这种“饥饿式”消费,让故宫在短短几年内就实现如此高的销售额。

但随着消费者的成熟与文创市场的进步,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是一个必然的转型过程。一个典型例子是,在相对低价的故宫淘宝之外,故宫在天猫上也开了旗舰店,售卖一些价格相对较高的产品,但知名度与销售额远远比不上故宫淘宝。

从文创产品设计来看,故宫基本上可以说是中规中矩,偶有佳作。从摆件、胶带、钥匙扣、折扇等日常小物件入手,是所有做文创的常规动作,但不能永远局限于这些。与台北故宫、大英博物馆这样的前辈相比,在产品种类和设计上仍有不小差距。比如,台北故宫的产品已拓展到食品、瓷器、寝具、珠宝等多种类型;大英博物馆注重围绕某件藏品做系统性的文创开发,而不是零散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品质把控方面的问题也在凸显,尤其是不久前的“口红”事件,一度把故宫推上风口浪尖。

文创产品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就是把传统元素简单地用在常规物品上就行。字体、图案、人像、花纹,这些都是很容易模仿的。但其实并非如此。文创产品最终要传达的还是文化,要通过小小的产品建立历史与现代的文化联系,而不是简单的把古代的元素随便印在什么东西上面。

台北故宫有一种做法,一件文创商品能否上架,有决定权的是书画处、器物处、图书文献处的研究员们,而不是文创部门自己决定。他们甚至会对商品的生产厂家进行文物方面的培训,因为生产商的品味也会影响商品品质的高低。

此外,文创产品与博物馆主业之间,也应是互动相连的关系。比如,英国的V&A维多利亚与阿尔伯塔博物馆,文创产品往往与该馆的各类临时展览配套出现,做成一个主题,在限定时间内对外展出和售卖。这样更容易让观众理解文创产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在这些方面,我们的故宫都还有不小的差距。应该承认,作为文创先行者的故宫,已经做出了不错的成绩,尤其是在“教育市场”方面立下汗马功劳。但这也仅仅是个开始。高增长并不意味着高质量,不要被15亿冲昏了头脑。

gugong190221b

亲民媚俗的界限

故宫文创最初吸引眼球靠的是卖萌,这让故宫显得亲民、接地气。虽然偶尔也会有“不严肃”的批评声,但总是被当作保守派的陈词滥调。

传统文物应该与当代生活保持多大的距离?这一直是个难题。博物馆文创原本就是希望解决这一问题的,所以更需要保持理性,既不能像从前一样疏离冷漠,也不能用力过猛,一头扎进轰轰烈烈的红尘之中。

虽然这些年一直倡导博物馆的转型与活化,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但凡事总要警惕矫枉过正。网络语言、现代化传播手段、段子、卖萌,这些只是手段,主要作用是吸睛,将人们吸引到博物馆,然后传递的仍是庄重的历史文化。但许多人把手段当成了目的,为卖萌而卖萌,就是走偏了。

现在有一种倾向,博物馆做文创似乎必须得卖萌、热闹,要使用网络语言,否则就是老土。比如去年一度火爆全网的“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让人面纹铜方鼎做起了“98k电眼”,三彩釉陶坐俑跳起了“千年拍灰舞”,秦陵兵马俑们高喊着“我们不红,始皇不容”,等等。

这种方法确实是一种尝试,在社交平台也获得了很不错的传播,但绝不是做文创的唯一途径。令人担忧的是,当这种方法被滥用,其他那些更安静、更内敛、耗时更长的方法就更容易被抛弃,最终造成各家博物馆千篇一律的卖萌,走上“网红”之路,失去特色。

在这一点上,故宫尤其谨言慎行,因为它是样板,全国的博物馆都在盯着它,等着向它学习。在靠卖萌迅速积累起原始用户之后,故宫文创应该迈过这个阶段,向更高级的设计感、艺术感和人文情怀靠拢。

故宫这几年做了大量工作,向大众普及传统文化,功不可没。故宫的开放范围不断扩大,增加新的游览通道,到2020年整体开放面积将扩大到80%。但这也给下一步的文物保护和安全管控带来更大的考验。

故宫不需要刻意去取悦迎合现代人,它应该还有更高的传承视野,但不是“端着”。它更要去引领现代人,去传达历史的质感,要做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它的感染力不应来自表情包,而应来自文物自身的历史语言。这注定是一条更难的路,也更要花功夫。

gugong190221a

宽厚又想干事的单霁翔,怎忍心看他受到伤害

在几天前的亚布力论坛上,单霁翔提到,故宫是差额拨款单位,国家每年提供54%的经费,46%靠自己来挣。

既要保护传承好文物,又要想办法搞好经营。这份差事不好干。

单霁翔本没必要做这种平衡,大家都知道,故宫历来都是收支两条线的。特别这可能还是单氏退休前的最后一站。做个温吞水的太平院长,其乐也融融。

想干事的人,一不留心,可能就会出点事。 目前,故宫在文创产品经营上主要有自营、合作经营和品牌授权三种方式。由于合作方太多,而且很多都带有“故宫”字样,消费者很难分辨。前段时间两种“故宫口红”打架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授权管理混乱的问题。

在亚布力那次论坛上,单霁翔也说了,“故宫博物院今年已经94年历史了,94年来一共有六任院长,每一任院长都付出了极大的辛苦,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每一任院长都没有好下场,不是因为着火就是因为盗窃。这是一个高风险的岗位,有今天没明天。”

戏谑之外,或许也有旁人难解的辛酸。

如果对单霁翔采访过或者交谈过,基本都能感受到其身上宽厚谦恭的长者风范。因此,不少人是发自内心的敬重他。但,故宫无小事。

人们对于故宫“积极入世”方面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博物馆主业的关注。这些年,故宫博物院年参观人数超过千万,是北京常年拥挤必游景点之一。但这么多人看过故宫,国民文化素养究竟有多少提高?对于历史的敬畏和思考增加了几分?对于历史与未来的关联增进了多少理解与感悟?

这不是只靠故宫就能做到的,但它在努力,在探索,在试错,值得人们尊敬。也许它的步子大了些,有的时候也急躁了点,在一片赞美声中,希望它能保持清醒,脚步更踏实,远离捧杀的陷阱,也就不怕棒杀。

勒庞在《乌合之众》里说:“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群氓和庸众的炽热情感总是来得快,退得也会很快。很难想象这批人,对待不完美的事物,能有理解的同情。他们今天会捧你上云霄,明天也会齐刷刷推你下地狱。因为,他们的情绪特别容易被带动、被操弄。

如果有一天,故宫或单先生犯点自带“奚落体质”的错误,希望人们能对他们多一点宽容,理解他们在努力向上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以及一些不完美。

在那一天没有来到之前或者根本不会到来,在如此狂热的吹捧潮中,故宫真的应该静静了。定心定性定神,做一件事情成一件事情,不熟悉不成熟的先放放,毕竟手头还有那么事要做。能有机会物理降温,就尽量不要到最后进行痛苦的药物降温。

说了这么多不讨喜的话,不为别的。因为我们都爱故宫,愿它越来越好;也因为我们都尊敬单先生,希望他能成为“例外”的第七任院长。(品橙旅游 周易水)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是该给“故宫热”泼点凉水了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