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品橙 |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每天带来及时、专业的旅游行业资讯,欢迎查找并添加微信公众账号pinchain

知了猴上餐桌,旅游“暗经济”如何加码目的地?

作者:品橙旅游

从无人问津只嫌吵闹的昆虫到饭桌上的美食,知了猴的“身价”倍增,成了安徽、山东、河南等地区的特色美食。如今,知了猴在一些人心中的地位已经可以比拟小龙虾在湖南人心目中的地位,逐渐成为当地的旅游特色吸引物,甚至是“旅游暗经济”中的重要一环。

【品橙旅游】夏季美食除了小龙虾,还有一种食物深受吃货们的青睐。其对有些人来说是洪水猛兽,而对热爱它的人来说却是无上的美味,这就是部分人的儿时记忆——“知了猴”。

从无人问津只嫌吵闹的昆虫到饭桌上的美食,知了猴的“身价”倍增,成了安徽、山东、河南等地区的特色美食。

如今,知了猴在一些人心中的地位已经可以比拟小龙虾在湖南人心目中的地位,逐渐成为当地的旅游特色吸引物,甚至是“旅游暗经济”中的重要一环。

微信图片_20220318103031

从“一只虫”到“一盘菜”

若要论“吃货”,中国人还没输过,老话有说“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地上跑的除了汽车,四条腿的除了桌子,长毛的除了掸子,中国人什么都吃。”

中国人什么都吃,也什么都能吃的美味。蚕蛹、蚂蚱、面包虫……在外国人眼里避之不及的各类昆虫,在部分中国人眼里那也是不可多得的佳肴,知了猴正是其中一种。

摄图网_401524766_wx_夏日蝉鸣(企业商用)

©摄图网

知了猴是夏天常见的知了的幼虫阶段,每年六月中下旬开始到八月初,是知了猴盛产的时期。

虽长得“不尽如人意”,但知了猴营养物质丰富,维生素及各种有益微量元素均高于一般肉类食品,可称为食品中的蛋白王。

夏天小孩子们总是喜欢带着手电筒、瓶子、竹竿去捉知了猴,树林里的一声蝉鸣就是他们比赛开始的号角。

知了猴不仅是孩子们的战利品,因其炸过后的酥脆口感,知了猴也成了摆上餐桌的大餐。以徐州为首的几个地区喜欢吃知了猴的人太多,知了猴在市场上的价格成倍增长,达到一斤百元以上,且知了猴存在周期性的生长规律,在产量较少的年份,价格可能炒到五六百一斤。

2020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生效,其中提到,知了猴等昆虫和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因不属于规定中可食用范围,应停止食用。

野生知了猴不再被允许大肆捕捉,那家养知了猴也可以,于是一批知了猴养殖基地开始涌现。反正,“吃货”们可不能“断粮”。

当知了猴越来越火,开始逐渐被当地作为一种旅游吸引物来吸引外地游客。

从“一盘菜”到“旅游吸引物”

美食能成为旅游吸引物很好理解,祥源控股集团投拓总经理周文杰表示,从旅游基本来看,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里,“吃”被放在第一位。

在中国旅游形态处于初级阶段时,不论在需求端还是供给端,对“吃”这部分的需求严重忽略,大部分游客只要去好玩一点的景点、景区拍个照逛一逛,就算吃的不好,也能大体满意。

伴随旅游产业链发展,游客见识增长,旅游需求从观光旅游向个性化度假转变。“吃”作为旅游核心吸引物的地位越来越高,甚至有人愿意为了吃到一桌美食不远万里到当地旅游。

从另一个角度看,“吃”也是一种饮食文化,人们吃的东西一定要是当地的特色,若都是千篇一律的美食很难成为当地的旅游吸引物,所以各个地方的特色餐饮肯定要大行其道。

摄图网_500541457_wx_武汉户部巷美食一条街(企业商用)

©摄图网

虽然知了猴、蚕蛹、蚂蚱等昆虫很多人无法接受,但对能接受的人群来说,昆虫正是十分特色的个性化美食代表。

在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知了猴就成了当地的乡村特产,在花朵飘香、瓜果成熟的收获季节,吃“油炸知了猴”成了必须经历的一项乡村体验。

据相关统计,中国知了猴每年的需求量在500吨以上,这是什么概念?现代主战坦克的重量大概50吨左右,中国人一年能吃出十辆主战坦克的重量,足以看出炸知了猴的受欢迎程度。

在旅游市场中,像知了猴这种“无心插柳柳成荫”,从特产成为核心吸引物的不在少数。

板蓝根是清热解毒的中药,在手艺人的手心里,也是最佳的染料。板蓝根作为染料的历史更久于入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的“蓝”来自靛蓝,而靛蓝所用蓝草之一就是板蓝根,用板蓝根染布,更是一门世代传承的艺术——扎染。

若要追溯渊源,早在一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懂得了“染采纹秀”。盛唐时期,扎染在白族地区成为民间时尚,扎染制品也成了向皇帝进献的贡品,贵族穿绞缬的服饰成为时尚。

现代生活中,扎染作为一种高档的工艺形式,广泛流传到各地,更被多地应用到民族服饰和工艺品制作上。2006年以及2008年,云南大理的白族扎染技艺、四川的自贡扎染技艺先后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扎染从一门手艺变为一种旅游吸引物,“扎染旅游”路线、“扎染体验”便成为云南当地的一大旅游特色,当形成产业链时,以“扎染”为首的“旅游暗经济”随之出现。

从“旅游吸引物”到“旅游暗经济”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供给端和需求端正随之变化,旅游需要提档升级,寻找个性化的美食或体验是未来旅游的规律与趋势。

摄图网_501102004_wx_聚会吃火锅(企业商用)

©摄图网

所谓“旅游暗经济”,就是产品表面看与旅游关系不大,但因为其体验独特受众较广,使游客产生了一探究竟的旅游冲动,而成为当地旅游的吸引物,并带来了经济效益。

因此“旅游暗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旅游目的地旅游特色的延伸。

美食是“旅游暗经济”中的佼佼者,对部分旅游目的地来说,美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人们会为了美食专门去往一个城市,而不是被美景所吸引,这正是旅游暗经济的重要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油炸知了猴作为一种与旅游餐饮挂钩的食品十分吸引人,但知了猴在中国分布很广,具有很强的替代性,所以知了猴作为特色旅游食品并不会有太强的竞争力,这意味着,知了猴本身并不能称为“旅游暗经济”。只有知了猴这种旅游吸引物与当地旅游文化与旅游生态相结合,才能形成“暗经济”链条。

“总的来说,不能‘就’知了猴,‘论’知了猴,要把知了猴与当地民俗文化结合起来,这样一来,知了猴就从特色食品变为了一种文化食品,有了乡土文化气息的知了猴会有越来越多的不可替代性,慢慢成为当地的代表性文化旅游食品。”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黄璜说。

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是“旅游暗经济”发展的一大助力,疫情突发,加上政府引导,农家生态游已成为当地村民手里的“香饽饽”,催生了一批与乡村旅游配套的乡村体验与乡村文创产品的出现,“旅游暗经济”产业链随之产生。

黄璜表示,中国旅游目的地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本身自带吸引力,无法被替代的目的地,如故宫、喜马拉雅山等,另一种就是人造或需要宣传加持的旅游目的地,这种旅游目的地本身有生命周期,需要产品不断升级应对市场需求才不会被淘汰。

对乡村旅游目的地来说,要开发出新的旅游“暗经济”恐怕不太容易,在挖掘出可以延伸的产业之后,如何持续将产业做大,做成目的地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恐怕又是另一个难题。

周文杰表示,在旅游吸引物形成“暗经济”之前,目的地和政府要注意这些被打造出来的事物,即旅游吸引物,如特色餐饮、特色体验是否具有普遍性,或能否形成旅游闭环。

“很多人会为了一顿小龙虾从各个地方前往长沙,说明小龙虾本身就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但同样是‘暗经济’,知了猴能不能吸引这么多人去依然未知,在知了猴知名度还没有广泛传播的时候,能否真正形成一个旅游核心吸引物的闭环还要打个问号。”周文杰说。

这种情况下,当地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一方面要通过包装打造、炒热产品的知名度,另一方面还要创造出更多的适销对路的产品。把吸引物与旅游剩下的几大要素结合,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的闭环,让旅游吸引物不再“单打独斗”,而是与其他旅游要素一同成为休闲度假产品中重要的核心消费场景。

对当地人来说,无法捕捉知了猴算是少了一大乐趣,而当养殖知了猴的企业出现,这些企业可以将捕捉知了猴作为一种服务推出,让渴求找到童年乐趣的人在这里得到释放,也让没有捕捉过知了猴的游客能在这里体验到当地特色。

从知了猴到小龙虾再到板蓝根,从前与旅游关系不大的事物正与旅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伴随旅游需求转向国内,游客们的关注度正从“高大上”转为“小而美”,乡村旅游正依靠着这些“暗经济”茁壮发展。

不要看不起“一只虫”,知了猴的蝉鸣,或许能带动乡村振兴就此迈上新的台阶。(品橙旅游Yangqi)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知了猴上餐桌,旅游“暗经济”如何加码目的地?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