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品橙 |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每天带来及时、专业的旅游行业资讯,欢迎查找并添加微信公众账号pinchain

中国与荷兰:两大自行车王国的骑行之旅

作者:品橙旅游

健身康体、深度探索、融于自然、便捷宜行、低碳环保……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目的,骑行,持续升温。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数据显示,我国参与骑行运动的人数已近千万。

【品橙旅游】健身康体、深度探索、融于自然、便捷宜行、低碳环保……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目的,骑行,持续升温。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数据显示,我国参与骑行运动的人数已近千万。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时,我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自行车大国,而现在,如果从人均占有率来说,只能屈居亚军。因为在荷兰,自行车数量是全国人口的1.3倍。

荷兰1

来源:荷兰国家旅游局

而在荷兰,自行车体系已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也不断在探索如何将景区与骑行系统相结合,这也给中国的骑行提供借鉴。

中国骑行:越来越行

一座城市运行和发展永远不会停止,宜居、健康已成为中国人普遍需求。
“十四五”时期,北京五环以内路面宽度12米及以上道路全部施划自行车道。还有一些街道的交通信号杆上,除了常规的红绿灯,还挂着两块醒目的骑行电子指示屏。随着左转指示屏由红变绿,众多骑行者向左通行,不需等两次红绿灯,穿越两次马路。据了解,“一次左转”是北京市慢行系统建设的一部分。慢行系统还包括自行车专用路建设、种植行道树、增加绿荫覆盖以及为骑行提供驿站服务等,既方便了通勤出行,也服务了休闲健身。

10月底,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各区政府、经开区管委会向市民和游客推出21条“漫步北京”文旅骑行主题线路。此次推出的21条文旅骑行线路包括以中轴线、京剧之旅等为主题的4条跨区文旅骑行线路及体现各区特色的17条各区文旅骑行线路,合计骑行长度约730.8公里。

北京的士家庭金秋公益骑行月活动

荷兰2

来源:骑聚社TOMA骑游

业者表示,文旅骑行线路首次系统性填补了短程“漫步”和长线自驾之间的中短距离文化探访线路的空白,以“骑行+沉浸体验”为核心,以“文化+创新业态”为纽带,串联各类消费新场景,解锁有故事的文化点、网红打卡点、知识分享点,实现了文化体验、休闲健身、文旅消费多维度融合。

除了骑行环境的改善,花样百出的自行车装备也使得骑行受到更多人群的欢迎,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2023年全球及中国自行车产业运行监测与消费需求调查研究报告》,2021年中国自行车市场规模为1940.7亿元,预计2022年自行车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可见,骑行市场的发展潜力十分可观。

在骑行中还有一种新型自行车的出现也十分惹人关注,那就是在欧美也占据一定市场的助力自行车。

行者慧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骑聚社TOMA骑游创始人李龙海表示,助力自行车是自行车的智能化升级迭代产品,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是旅游出行与通勤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助力自行车使骑行变得轻松,骑行距离更远。

他说:“以助力自行车作为穿针引线的交通工具,我们在北京率先推出了中轴线骑游、红色骑游、京味文化骑游、通州大运河骑游、书香北京·骑遇记等创新骑游线路,得到了参与者的广泛认可。”

助力自行车为骑行领域带来了具有骑行的感觉却没有骑行的劳累;长距离骑行大众化的变化。助力自行车骑游为旅游带来了绿色、轻松、深度体验的新风。

专业人士认为,骑游与骑行有很大区别,骑行的主要目的在于点对点的移动,我国有近1000万的骑行爱好者,他们的骑行目的主要是健身;骑游的主要目的在于游,是走走停停的深度文化旅游,骑游要求运动强度不大,但是对产品设计要求较高。

而北京市场文旅局推出的线路主要就是针对这一部分人群。

但是也要看到,无论是专业骑行还是骑游在中国还是刚刚起步,与一些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副主席冯宝忠建议,从规划开始做好引领,从建设上跟进,为骑行运动成为城市新风尚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他山之石:有意思的荷兰骑行体系

“自行车是荷兰人一生忠贞不渝的好朋友,在荷兰骑着自行车是非常惬意的事情,在荷兰所有的地方,都可以骑着自行车来深入了解双面荷兰的自然和艺术、建筑与文化。”荷兰旅游局驻中国首代杨宇说。

据他介绍,骑行已融入到“可持续旅行2030计划”中,而在荷兰本土,还有几个先进方面值得学习。

首先,是他们的自行车体系十分完备。如在阿姆斯特丹2017一2022年的自行车规划中(Meerjarenplan fiets2017一2022),主要目标是解决市中心的停车问题,并在繁忙线路上为骑行者提供更多的空间。如今的阿姆斯特丹,全城设有400多公里长的自行车道,与公路、人行道分离,自行车停车地随处可见。自行车被允许“乘坐”地铁或火车,车内有专门停放自行车的区域和设施。住在城郊的人,可以把自行车直接带上火车,到了市中心,下车就可以直接骑走。

值得一提的是,旅游部门觉得骑自行车不应只是当地人的专利,他们将此作为城市的一张“名片”,欢迎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一起感受骑行文化。管理部门在市内设立了多个自行车租赁点,只需少许费用,就可开启荷兰自行车之旅,细细品味这座城市大街小巷的多彩风情。

荷兰3

来源:荷兰国家旅游局

“在荷兰的酒店也可以方便地租到自行车。但是租到车可能仅仅是第一步,游客准备骑行时一定要看清自己拿的是哪种地图,因为他们提供的除了自驾地图,更有专门的骑行地图,线路标识完全不同。”杨宇提醒说。
据他介绍,荷兰自行车道路既宽敞又有鲜明的标识。它可以满足多人并排骑行,而且还用红、绿色沥青作为标记区分不同的车道。自行车道和机动车道被完全分离,即使有些主要干道人车共用路面,汽车也只能乖乖地在自行车后面呆着,自行车有绝对的优先权。除了老城区,很多城市的自行车系统单独成立,并且都是上下行双向道路,这也使得骑行的人更为安全。

荷兰4

来源:荷兰国家旅游局

此外,荷兰拆走了大量的汽车停车场,把其改造成自行车停车场,一些商场、办公区、天桥上下都有停车场,方便骑行者存放车辆。

其次,荷兰也十分重视共享单车的发展,并认为这是他们解决“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钥匙。由于共享单车是由铁路公司运营,成为公共交通的一部分,这也使得荷兰的共享单车只能在火车站交付使用和结束使用。每人使用的共享单车每天是固定的,不可任意交换车辆,虽然看起来没有国内的共享单车方便,但更便于管理,也减少了本就紧张的停车位问题,现在,电动共享单车更为受到大众的欢迎。

再次,就是商业组织齐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行车的4S店”。

杨宇说:“这种店包罗万象,只要和骑行相关的问题都可以一店式解决:车坏了有救援、修理;想要休整一下,有咖啡厅、超市,甚至还有酒店、停车场;想要户外装备,可以在这里购买;想要在周边游玩,可以提供路书;想要汽车与自行车接驳,这里也可以提供解决方案……总之,这里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也正因为受到骑车者的欢迎,所以4S店在荷兰遍地开花,无论你走多远,你能骑20公里的,你可以20公里找一店,你能骑5公里的,在5公里外也可以找另一家店。”

荷兰5

来源:荷兰国家旅游局

当然,荷兰各地的景区也在力推骑行产品,如纽南近年来修了“梵高星空小路”,使用环保材料可以在晚上骑行时看到灿若星辰的景相,一经推出就深受欢迎。

“凡是去过荷兰的人都可以发现骑车已成为刻在荷兰人DNA的基因,无论是去到哪个城市,什么样的活动都跟骑行多少有点关系,目前我们在微博上的‘骑游荷兰’的浏览量已经达到了2,850万。这也说明,中国人对于骑游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杨宇总结道。

亟待缩小的差距

我国曾经是自行车王国,很多路段都有自行车专用道,但是随着城市发展,自行车道又被机动车停车位占用,或是自行车道大部分是在机动车道两侧,普遍存在自行车道上逆行的现象,交通隐患很大。

荷兰6

©摄图网

“我觉得在我国骑行的最大安全隐患和障碍来自于电动自行车,重量重,惯性大,通过改装速度轻松达到40公里以上,与自行车混行时容易造成交通事故,逆行的快递和送餐电动自行车更是‘马路杀手’。我们应该多推广轻量化、运动强度低、充电安全的助力自行车。在欧美国家,购买助力自行车可享受政府补贴,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式鼓励国民选择绿色出行。”李龙海说。

不过,助力自行车虽然快捷方便,但是造价高昂,一辆车一般在两万元左右,恐怕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买单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我国的骑行交通体系还有待完善。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李磊博士介绍说,目前我国骑行环境尚不完善。一是能够覆盖全域,城乡一体化、连贯、便捷、舒适、安全,满足生活通勤、旅游休闲和健身运动等需求的骑行道路基础设施网络不完善;二是能够覆盖全过程,包括出行信息、停放维修、应急救援和公共交通等,满足“门到门”骑行出行需求的服务体系不完善。

“上世纪80年代,我国曾经是自行车的‘王国’,自行车是民众主要的交通工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机动化交通飞速发展,‘以车为本’的交通发展观念成为主流,自行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就已经超过美国,位于世界首位。截止2021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95亿辆,其中汽车3.02亿辆。小汽车化带来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出行安全等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并且不断加大。同时,我国全电动驱动的电动自行车发展迅速,保守估计全国保有量超过3亿辆,也给交通系统增加不小的管理压力和安全隐患。在以上背景下,我国开始探索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的回归之路,大力推动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建设,以及绿道建设;积极倡导‘绿色出行’理念,大力推动包括慢行交通(步行+自行车交通)和公共交通在内的绿色出行体系建设;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厦门等城市纷纷出台慢行交通发展规划,并完成大量相关建设项目。”李磊说。

据介绍,北京是我国最早制定自行车交通相关规划和标准的城市,是第一个把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友好城市作为发展目标写入城市规划里的中国城市。北京市提出“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的交通发展理念,从规划、建设、管理、执法等全方位体现“以车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让尊重慢行成为社会共识。建设了回龙观至上地的自行车专用路,全面完成的二环辅路慢行系统优化改造工程,并推动城市道路慢行网、绿道网和滨水慢行网,“三网”融合发展,极大的提升了骑行出行和旅游休闲的环境品质。

荷兰7

清华大学城市探访骑游活动  来源:骑聚社TOMA骑游

李磊表示,荷兰的自行车交通非常发达,是世界各国争相学习的对象。上世纪70年代,在小汽车大行其道的时代,他们第一个提出了限制小汽车进入城市主城区,以及鼓励公共交通和自行车交通发展的政策。在其影响下,欧洲国家普遍开始重视自行车交通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工作和上学通勤为主的城市自行车交通发展成熟之后,荷兰、丹麦、德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发展以旅游休闲为主要目的的长距离自行车交通,推动自行车旅游发展,成为以上国家的战略目标。据统计,欧洲每年自行车旅游产生440亿欧元收入,创造52.5万个就业岗位,超过欧洲具有传统优势的游轮产业。

在自行车出行方面,欧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建立了洲际、国家,以及地区三级自行车道路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当前,自行车交通与文化线路相结合的主题性骑行旅游交通产品,成为欧洲旅游产业的发展特色。环荷兰的‘荷兰之旅’骑行线路长达1300多公里,完成全程的骑行旅行者可以得到官方颁发的证书,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骑行旅游爱好者。”李博士说。

可见,骑行,可以是一辆车、一个人简单的事,也可以是一座城、一个系统的复杂工程。中国的骑行还在路上,前面,荷兰已然留下了背影。(品橙旅游Lisa)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中国与荷兰:两大自行车王国的骑行之旅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