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发布《关于举办“人工智能背景下文旅产业创新与人才培养”对话交流暨“五新”大讲堂活动的通知 》,通知内容如下。
关于举办“人工智能背景下文旅产业创新与人才培养”对话交流暨“五新”大讲堂活动的通知
各有关院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及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等政策文件部署,以数智技术破解旅游职业教育转型痛点、助力现代职教体系构建、培育文旅高技能人才,凝聚行业与院校共识、形成协同合力,为旅游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决定举办“人工智能背景下文旅产业创新与人才培养”对话交流暨“五新”大讲堂活动。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
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二)承办单位
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旅行服务类专业委员会
浙江省旅游类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活动主题
“人工智能背景下文旅产业创新与人才培养”对话交流暨“五新”大讲堂活动(“五新”指专业群创新、专业创新、课堂创新、场景创新、教材创新)
三、时间地点
会议时间:2025年11月6日-8日(6日下午报到,7日上午开展专题报告及圆桌对谈,7日下午开展“五新”案例展示交流,8日离会)
会议地点: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四、活动内容
(一)专题报告
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智慧旅游发展:理论与路径”“打造无限场景:虚拟仿真与智能体催生文旅新业态和复合型人才”“人工智能赋能旅游类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开展分享。
(二)圆桌对谈
聚焦“人工智能背景下文旅产业变革与旅游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机遇、新挑战”,邀请院校及行业代表交流研讨。
(三)案例展示交流
组织旅游职业教育“五新”案例征集与优秀案例分享及专家点评,推广可借鉴的实践经验。案例征集方案详见附件。
五、参加人员
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人员,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旅行服务类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及会员代表,浙江省旅游类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会员单位及会员代表,旅游教育界知名专家学者、旅游教育相关领域行业企业代表,全国相关职业院校的书记、校长、教务处处长、二级学院院长、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
六、其他事项
(一)费用说明
本次活动不收取费用,活动经费由承办院校及高等教育出版社承担,参会人员的住宿费、往返交通费按相关规定由所在单位或个人承担,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
(二)联系人及电话
齐晨辰(案例征集及报名咨询):18357110295
韦小良(活动统筹咨询):13957115595
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代章)
2025年10月11日
旅游职业教育“五新”建设优秀案例征集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决策部署,推动人工智能背景下文旅产业创新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现面向旅游职业院校旅行服务类相关专业,包括导游、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智慧景区开发与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征集“五新”建设优秀案例。具体事项如下:
一、活动主题
专业群创新、专业创新、课堂创新、场景创新、教材创新
二、活动组织
(一)主办单位
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承办单位
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旅行服务类专业委员会
浙江省旅游类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征集内容
(一)专业群创新
专业群范围:“双高计划”建设专业群或省级及以上高水平专业群。
基本内容:专业群组群逻辑、专业群培养目标、专业群建设内容、专业群课程体系、反思与改革设想。
(二)专业创新
基本内容:对接文旅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趋势的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能力要求、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建设举措与成效、反思与改革设想。
(三)课堂创新
课程范围:专业核心课程
基本内容:根据《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要求,说课程整体设计、教材开发、教学实施、学习效果、数据驱动的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
(四)场景创新
场景范围: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在专业课堂教学、实践性教学场景以及智能融媒体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场景。
基本内容:旅行服务类相关专业利用融媒体技术和数字化资源重塑教学生态、重构教学模式、重组教育技术、重建实训空间、重整教材体系、重造实习场景、重置专业关联的场景设计、场景搭建、场景运用、特色与创新。
(五)教材创新
教材范围:全国优秀教材、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或省级规划教材。
基本内容:对照新课标阐明教材编写意图和编写体例、知识体系、内在结构、逻辑关系、教学策略等内容,做好教材编写工作。
四、工作程序
(一)案例征集
1.针对职业院校旅行服务类专业,进行“五新”大讲堂活动案例征集。要求结合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体现《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职业教育专业简介(2022年修订)《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有关要求,充分体现数字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智慧教学平台等。
2.教师个人简介(200字左右)及照片,案例文字方案(3000 字左右,包含PDF、WORD两种格式),与案例介绍PPT(要求见附件)合为一个压缩包,以“专业群创新/专业创新/课堂创新/场景创新/教材创新+学校名+案例名”命名。
(二)案例遴选
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对征集内容进行评审遴选并公示,最终遴选若干优秀案例参加现场展示交流。
(三)展示交流
针对遴选出的优秀案例,组委会将组织现场展示交流活动,以促进旅游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五、案例征集时间
10月13日一10月24日。
六、报名方式
以院校为单位进行报名,并在指定时间之前将申报表(见附件6)及案例材料压缩包发送至指定邮箱bella1011@126.com(联系人:齐晨辰18357110295)。
每个报名团队需有一名负责人,团队成员(含负责人)不超过4人。
七、入选案例发布
由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入选现场展示环节的优秀案例名单。
附件: 1.“专业群创新”案例材料基本要求
2.“专业创新”案例材料基本要求
3.“课程创新”案例材料基本要求
4.“场景创新”案例材料基本要求
5.“教材创新”案例材料基本要求
6.“五新”大讲堂案例展示报名回执
附件1“专业群创新”案例材料基本要求
—、基本内容
(一)建设基础与优势特色
包括招生规模、师资队伍、实验实训条件等建设基础,及应对旅行服务类业态发展、人才需求变化,主动对接文旅融合、数字化转型等现代化发展战略,产业优化升级所形成的优势与特色等。
(二)组群逻辑
包括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群与产业(链)、岗位(群)的对应性、专业群定位,专业群人才培养定位、专业群人才培养能力建设要求、岗位群专业能力要求、专业群内各专业逻辑性等。
(三)建设目标
包括从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上体现专业群建设的要求与思路等。
(四)建设内容与实施举措
包括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材教法改革、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提升、技术技能平台构建、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资源共享及专业群建设管理、职业类证书设置等,内容应体现数字化赋能的措施和办法。
二、提交材料
(一)案例介绍PPT
(二)文字方案:3000字左右
三、选用标准
序号 | 选用指标 | 标准 | 分值 |
1 | 专业群设置 | 专业群定位准确,思路清晰,专业链与产业链高度耦合,符合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能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突出群内专业能力要求。并符合企业、行业急需人才需要。 | 10 |
2 | 专业组群逻辑 | 专业组群逻辑清晰,结构合理,能基于产业链相互关联的职业岗位群建构或跨界实现从单一专业到 复合专业的跨越,群内专业组建依存关系清晰,人才培养定位明确,专业间资源共享度高。 | 10 |
3 | 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 | 课程体系构建思路清晰,措施得力。能系统设计专业群公共基础、基础理论和专业核心技术技能课程平台,构建基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 15 |
4 | 教学资源建设 | 建设涵盖专业群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解决专业群共性需求,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推动专业群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 15 |
5 | 师资队伍建设 | 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创新团队,探索专业群中专业教师分工协作模块化教学模式,开展三教改革,推动课堂革命。学校和行业、企业相结合的师资建设联动机制,利用社会资源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 15 |
6 | 校企合作 | 校企合作深入,围绕专业群,搭建产教融合教学平台,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探索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群的长效机制,校企共同推动专业群建设综合改革创新。 | 15 |
7 | 专业群建设管理 | 有运行良好的专业群建设管理机制,促进专业群整体优势发挥,有效保障专业群建设。 | 10 |
8 | 特色与创新 | 在专业群结构建设、创新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专业群共享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开放共享的实训基地管理机制、开发优质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有特色和创新,对同类专业群建设有推广意义。 | 10 |
合计 | 100 |
附件2 “专业创新”案例材料基本要求
—、基本内容
(一)专业设置依据
依据《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职业教育专业 简介(2022年)》《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中专业设置。对旅游产业现代化发展战略、产业优化升级需要以及旅游+、 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新趋势,人才需求变化等所形成的优势与特色等专业设置依据进行论述。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转型
包括人才培养方向、专业职业能力要求、培养规格,以及围绕新业态新技术新规范对专业革新的要求和转型等。
(三)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重构
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课程教学模式、“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改革等。
(四)专业教学改革
包括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专业教学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内外实训基地提升等。
(五)专业教学团队塑造
包括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数字化水平、师资结构等。
二、提交材料
(一)案例介绍PPT
(二)文字方案:3000字左右
三、选用标准
序号 | 选用指标 | 标准 | 分值 |
1 | 专业设置 | 基于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专业设置紧跟数字经济时代行业、产业的变革步伐,面向区域文旅产业发展的新需求,以区域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依据,专业定位准确,专业转型等分析到位。 | 10 |
2 |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 根据专业的转型与定位,明确人才培养方向;依据职业标准与个体发展需求,明确具体的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素养要求等人才培养规格。 | 10 |
3 | 专业能力要求 | 专业人才培养具备《职业教育专业简介(2022年修订)中的本专业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 10 |
4 |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 以生为本,按照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理念实施改革;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 | 10 |
5 | 专业课程体系 |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职业岗位(群)能力新要求(包括信息化能力),明确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各课程的任务要求及其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科学构建课程教学模式等;1+X证书能较好融入专业课程体系。 | 10 |
6 | 专业教学团队 | 组建高水平、结构化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践行三教改革,推动课堂革命。学校和行业、企业相结合的师资建设联动机制,利用社会资源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 10 |
7 | 教学资源与课程建设 | 以优质数字化资源建设为载体,以课程为主要表现形式,以素材资源为补充,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开展信息化教学。 | 10 |
8 | 专业教学改革 | 利用AI、VR、AR、M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教与学的方法;拥有高水平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实现学校的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专业教学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对接、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能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效推动专业教学改革;利用AI、大数据分析学情,实现个性化教学路径推荐。 | 20 |
9 | 特色与创新 | 专业特色鲜明,品牌效应明显;所形成的数字化转型模式在专业建设中可借鉴、可示范、可推广。 | 10 |
合计 | 100 |
附件3 “课程创新”案例材料基本要求
—、基本内容
(一)课程设置依据及其变化
包括课程在专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岗位能力及其与岗位的对接性等,对接《职业教育专业简介(2022年)》和《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二)课程目标及其调整
结合岗位专业能力需求,对提高岗位胜任力所需的包括知识、 技能、职业素养、能力标准及其调整对比等。
(三)教学设计的变革
包括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以及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教学内容和教与学的方法等。
(四)教学资源重构与应用
课程教学环境、信息化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校企共建、新业态新技术新规范在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中的体现等。
(五)课程教学团队
信息化教学能力应用与提升、模块化教学组织、教学创新等。
(六)课程应用与特色
校内外应用、课程标准输出、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合、课程思政元素、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融入等。
二、提交材料
(一)案例介绍PPT
(二)文字方案:3000字左右
三、选用标准
序号 | 选用指标 | 标准 | 分值 |
1 | 课程设置 | 系统分析课程设置依据,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关岗位能力要求,明确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课程性质定位和体现能力、素质课程目标定位;与纵向、横向课程衔接得当。 | 10 |
2 | 课程目标 | 遵循教育规律和个体成长规律,明确本课程应该培养的知识技能、职业素养、情感态度及其培养程度和标准。 | 10 |
3 | 课程内容 | 根据课程目标、数字化背景下行业企业的发展新需求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课程内容;遵循职业 教育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实一体化,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模式组织课程,将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课程之中。 | 20 |
4 | 教学设计 | 根据学情分析,灵活运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熟练使用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熟练运用AI、VR、AR、MR等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利用教学网络平台提供丰富、共享的教学资源,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 | 15 |
5 | 教学资源 | 支撑仿真教学、数字化实训、远程实时教学等技术的数字化硬件资源充足;多媒体课件以及动画、影音、图片等信息化软件教学资源丰富; 网络教学环境好,课程网站界面简洁、美观,浏览方便;传输通畅,运行良好;对应岗位,将新业态、新技术、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 | 15 |
6 | 教学团队 | 组建高水平、结构化课程教师教学团队,践行三教改革,推动课堂革命;课程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信息化水平高,具备开发课程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的能力。 | 10 |
7 | 课程应用 | 课程开发与资源建设在校内外应用、课程标准对外输出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课程能有效融入1+X职业技术等级证书知识点等。 | 10 |
8 | 特色创新
与成效 |
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及评价方案符合本专业及课程特点,体现数字化、智能化经济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特色鲜明,有一定的创新;成效显著,建有精品在线开放课资源、优秀教学团队、教学资源库等;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落实课程思政要求。 | 10 |
合计 | 100 |
附件4 “场景创新”案例材料基本要求
—、基本内容
(一)场景设计
主要包括新时代职教理念、产业发展要求、行业职业标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等场景设计依据。
(二)场景搭建
主要包括场景整体布局、场景区域设计、场景功能划分、教学资源分配、教学工具使用等方面,注重考量教学场景搭建的实用性、层次性与衔接性。
(三)场景运用
主要包括充分展现和发挥教学场景功能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四)特色与创新
主要包括场景教学中针对学科特征和产业前沿进行的智能化、数字化和人性化的创新与改进。
二、提交材料
(一)案例介绍PPT
(二)文字方案:3000字左右
三、选用标准
序号 | 评审指标 | 标准 | 分值 |
1 | 场景设计 | 明确人才培养对接职业的岗位及核心能力要求,基于教学目标设计场景,逻辑清晰、关联度高、操作性强,具有明确的工作过程导向,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能对学生核心能力培养起到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 | 20 |
2 | 场景搭建 | 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场景搭建,能营造真实(仿真)的职业工作场景,氛围感强,场景整体布局合理,场景区域设计科学,场景功能划分清晰,能合理分配教学资源、教学工具,注重考量教学场景搭建的实用性、层次性与衔接性。 | 30 |
3 | 场景运用 | 根据教育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综合运用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虚拟仿真等教学方法,采取智能化、数字化、人性化等教学手段,巧妙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学生兴趣浓厚,教学环节紧凑、连贯、层次清晰,时间分配合理,教学效果良好。 | 30 |
4 | 特色与创新 | 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突破性,体现行业发展趋势和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融入智能交互、数据可视化、远程协作等数字技术元素,有突出的综合育人效果和教育教学领域的独创性成果,对同类课程建设具有积极引导意义和实际借鉴作用。 | 20 |
合计 | 100 |
附件5 “教材创新”案例材料基本要求
—、基本内容
(一)思想水平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 围绕立德树人和职业教育改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教材体系能反映内容的内在联系及本专业特有的思维方式。
(二)科学水平
正确阐述课程的科学理论和概念,注重课程的层次与逻辑,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强调以案例阐述理论。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反映行业、产业、专业发展的最新信息、最新知识。
(三)教学适用水平
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及本课程教学的要求,符合认知规律,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四)职业能力培养水平
教材的开发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能综合反映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职业道德修养、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五)文图与资源水平
文字符合语法规则,语言流畅、通俗易懂、叙述生动。图文并茂,图表设计清晰、准确,计量单位符合标准规范;教材进行立体化设计,配有相应的数字化资源。
二、提交材料
(一)案例介绍PPT
(二)文字方案:3000字左右
三、选用标准
序号 | 评审指标 | 标准 | 分值 |
1 | 思想水平 | 能够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围绕立德树人和职业教育改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层次分明、条例清楚,教材体系能反映内容的内在 联系及本专业特有的思维方式。 | 15 |
2 | 科学水平 | 能正确阐述本学科的科学理论和概念,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以案例阐述理论,对实践具指导作用;能够反映行业发展的最新信息、最新知识,体现新业态、新技术、新规范。 | 15 |
3 | 教学适用水平 | 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及本课程教学的要求,所选理论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能够满足实践教学和未来从事岗位工作的需要;符合认知规律,富有启发 性,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够完整地表达本课程 既应包含学生未来职业活动所需的最基本、最常 用的理论知识,也包含学生未来可持续性发展所必须深化和拓展的知识;绪、正文、习题、思考题、实验题、索引、参考文献齐全且著录准确; 体系结构及内容有别于同类教材,富有特色与创新。 | 30 |
4 | 职业能力培养水平 | 能综合反映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专业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职业道德修养和其他相关能力(协调、合作、心理素质等)的培养;融入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培养学生重点 掌握专业领域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能够与学生顺 利获得相应的专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效衔接。 | 20 |
5 | 文图与资源水平 | 文字规范、简练,符合语法规则,语言流畅、通俗易懂、叙述生动;图文并茂,图表设计清晰、准确,标点、符号、公式、数据、计量单位符合标准规范。创新呈现形态,配套数字化资源库、在线学习平台或虚拟实训模块。 | 20 |
合计 | 100 |
附件6 “五新”大讲堂案例展示报名回执
工作单位(盖章): 联系人:
姓名 | 现任职务 | 手机 | 邮箱 | 是否统一安排住宿 |
口是 □否 | ||||
口是 □否 | ||||
口是 □否 | ||||
口是 □否 |
注:1.此表需要WORD版及PDF版两份,其中PDF版需由案例负责人所在单位盖章,确定推荐案例展示团队名单及信息真实有效。
2.请在10月24号之前将报名回执发至报名邮箱。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文化和旅游部:举办“五新”大讲堂活动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