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品橙 |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每天带来及时、专业的旅游行业资讯,欢迎查找并添加微信公众账号pinchain

旅企摘牌潮再起:谁的年报难产?

作者:品橙旅游

近日,秦皇旅游与亚米酒店双双收到股转系统强制摘牌决定,均因未能按时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所致。这标志着两家旅游企业在新三板的历程即将终结。

【品橙旅游】近日,秦皇旅游与亚米酒店双双收到股转系统强制摘牌决定,均因未能按时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所致。这标志着两家旅游企业在新三板的历程即将终结。

这是一次被预见的终止挂牌。但对于这两家分别深耕游艇产业与酒店行业的企业而言,其困境远不止于一纸未交的财报。

秦皇旅游从实控人债务拖累导致海域被查封,到连续四年亏损、负债率突破147%,面对如此困境曾计划建设500个游艇泊位的秦皇旅游,陷入资不抵债的绝境;曾年入2400万元的区域酒店新星亚米酒店,又为何在疫情后仍难恢复?
微信图片_20251030085534_1252_6
©即梦AI

秦皇旅游的“泊位困局”,谁来接盘?

秦皇国际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皇旅游”)作为国内游艇产业先行者,其财务状况令人触目惊心。截至2023年末,秦皇旅游因实控人债务转移共同背负3.91亿元还款责任,远超其净资产,经营海域面临查封,部分银行账户遭冻结。

这并非突发危机。追溯历史可见,秦皇旅游的困境早在发展初期就已经埋下。

2015年11月,秦皇旅游登陆新三板,主要在特定海域从事游艇租赁业务。秦皇旅游的股东为秦皇岛盛景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景地产”)为秦皇旅游的控股股东,持股96.00%,实控人为华洪生。

2015年,成立仅四年的秦皇旅游,尚处在是发展游艇租赁还是游艇泊位租赁的探索阶段。2015年,秦皇旅游实现营收1276.80万元,同比增长1.62%,净利润135.24万元。同比减少35.11%。而在2016年,秦皇旅游的营收就降到1048.07万元,同比减少17.91%,利润减少至56.11万元。此时,秦皇旅游的游艇泊位已经由2015年时的12个,增至64个,并计划在2019年前建成500个游艇泊位,并预计每个泊位年收入为20万元。

然而,秦皇旅游显然高估了国内游艇市场的发展速度。

危机的信号最早来自于会计师事务所,其对秦皇旅游2016年报出具提醒,指出秦皇旅游应付账款达3143.39万元,流动比率仅0.07,应付账款为收入的2.99倍,短期偿债风险高企。若新建泊位无法顺利出租,秦皇旅游将面临巨大压力。

危机迅速降临。2017年,秦皇旅游的营收压力持续加大,营收下滑至833.39万元,首次出现亏损5.08万元。此时,秦皇旅游的营收结构也逐渐显现出来,游艇观光占总收入的九成以上,占据核心位置;泊位租赁收入尚不足一成。这也成为秦皇旅游始终未能形成成熟商业模式的遗憾之处。与此同时,秦皇旅游因建设游艇码头而产生的应付账款已经攀升至4280.32万元。

此后数年,秦皇旅游业绩一路走低:营收持续萎缩,亏损不断加剧。至2020年,计划中的泊位建设停滞不前,营收仅61.76万元,亏损扩大至803.82万元。其中游艇观光收入35.85万元,泊位租赁23.95万元,服务费仅1.96万元。

雪上加霜的是,实控人将债务转移至秦皇旅游,令其共同承担高达3.91亿元的还款责任,这一数额已远超公司净资产。

对于持续亏损,秦皇旅游给出了最无力的解释:“现阶段我国私人游艇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游艇文化尚不成熟,公司所从事的游艇相关业务尚未形成成熟市场,导致收入未达到理想水平。”

危机终于在疫情冲击下彻底爆发。2021至2023年,秦皇旅游经营未见起色,反被控股股东债务问题拖入深渊。2021至2023年,秦皇旅游营收分别为100.11万元、118.61万元和351.11万元,分别亏损714.19万元、651.08万元和809.59万元。

2023年10月,因控股股东盛景地产未能按照约定如期偿还工商银行借款,实控人被限制高消费。随后,更多借贷纠纷浮出水面,导致秦皇旅游经营海域面临查封,部分银行账户遭冻结。发家于地产输血模式的秦皇旅游,在地产行业失意时,控股股东盛景地产却成了“麻烦之源”。

2024年上半年,秦皇旅游营收为140.67万元,同比下降5.71%;亏损401.37万元。2025年10月24日,因始终未披露2024年年报,股转公司对秦皇旅游启动强制摘牌程序。

十年一梦,终成空谈。曾经雄心勃勃的游艇产业蓝图,如今只剩巨额债务与停滞的业务。秦皇旅游的离场,不仅是企业个体的挫折,更成为国内游艇产业艰难求存的缩影。

wechat_2025-10-30_142218_698
©摄图网

亚米酒店的“退市终章”,如何收场?

湖南亚米酒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亚米酒店”)202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这家区域连锁酒店已深陷经营泥潭。截至2024年6月末,亚米酒店营收697.77万元,同比下降45.13%,亏损342.24万元,负债率高达147.70%。

这并非一时的挫折。作为2019年登陆新三板的酒店企业,亚米酒店主要从事经济型连锁酒店和中端酒店业务。2019年,亚米酒店曾实现营收2405.19万元,同比增长2.53%,净利润109.84万元,同比增长99.11%。但疫情成为其业绩分水岭,2020年起连续四年亏损,门店从9家缩减至7家。

2020年,受疫情因素影响,亚米酒店的营收下降为1679.02万元,出现亏损347.46万元。2021年,亚米酒店的营收有所上升,亏损有所收窄,但负债率却攀升至91.93%。2022年,亚米酒店的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营收出现下滑,亏损更是达到954.75万元,亏损扩大204.95%,负债率更是飙升至121.01%。因资不抵债,亚米酒店被实施风险警示,证券简称由“亚米酒店”变更为“ST亚米”。

2023年,亚米酒店尝试进行自救。亚米酒店通过租赁经营的方式拿下13家酒店,但遗憾的是该业务的效果并未达到预期,被迫终止。结果是,亚米酒店的亏损和负债率持续上升。

对于这场持续了4年之久的危机,亚米酒店的最终解释是:因疫情因素,导致经营难以恢复。

除了经营层面的困境外,亚米酒店更面临退市倒计时。根据股转系统的相关规定,挂牌公司出现“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均为负值”之情形,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将终止其股票挂牌。此时,亚米酒店已经2022年和2023年的净资产均为负值,距离摘牌只有一步之遥。

2025年4月,督导券商披露,亚米酒店尚未与审计机构签约,未开展实质性审计工作,此时距年报披露截止日仅剩两月。

直至2025年10月24日股转系统发出强制摘牌决定,亚米酒店在年报披露上仍无实质进展。这家曾经区域酒店新星,最终因一纸未交的年报,黯然离场。

摘牌,或许不是终点。对于亚米酒店而言,卸下上市公司光环,聚焦核心业务经营,或许能在行业复苏中找到新的生存空间。但其案例也给众多徘徊在盈亏边缘的挂牌企业敲响警钟:当上市成为负担,摘牌或许是一种解脱。

(梁青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平台无关)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旅企摘牌潮再起:谁的年报难产?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