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品橙 |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每天带来及时、专业的旅游行业资讯,欢迎查找并添加微信公众账号pinchain

瑶里古镇收费风波 揭秘古村镇运营生死大考

作者:品橙旅游

近日,江西景德镇市浮梁县瑶里古镇在社交网站“火了”。起因是村民与景区运营方因门票问题产生了纠纷。景区想收票,村民不干。

【品橙旅游】近日,江西景德镇市浮梁县瑶里古镇在社交网站“火了”。

瑶里古镇1
来源:网络截图

起因是村民与景区运营方因门票问题产生了纠纷。景区想收票,村民不干,“祖祖辈辈在这里住,你收门票来亲戚怎么办”,并发告示指引游客从其他通道免费入村游玩。

这个事件有点意思,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问题之所在:一是没有事先协商,二是利益分配没谈好,三是规划与运营的问题。

而这也是当前自然村落运营的一个重要的话题。

还原事实真相

位于景德镇的瑶里古镇名人古迹众多。从西汉建镇开始,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这里荟萃了明清古建筑群和革命旧址等众多人文景观。古镇南踞象山,北卧狮山,一条逶迤清亮的瑶河贯穿东西,沿河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数百幢明清古建筑,飞檐翘角,粉墙黛瓦,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

除了古镇,景区还包括有汪湖原始森林游览区、高岭国家矿山公园、绕南陶瓷主题园区等多个景区。据公开资料显示,瑶里古镇作为国家4A级景区,由旅游公司统一运营管理,打包门票98元/人,古镇免费。

在某视频中,有人晒出村民告示,内容显示“村民反对强制收费”,提醒“绕道进村”。

但据了解该古镇的业内人士透露,7月10日貌似的“突然收费”,实际上是因为瑶里古镇有活动。

“瑶里景区”公众号显示,今夏重磅推出“古今交融·红色传承”文化体验季,以国潮碰撞传统,用科技赋能历史,为您打造“穿在身上的文化、看得见的家国情怀”沉浸之旅……精心设计全时段演艺、汉服穿越、安全配套及惠民价格体系。票价也算合理,根据内容不同,从50—110元。

瑶里古镇2
来源:瑶里景区公众号

该业者对品橙旅游说:“从景区运营方的角度,我还是比较理解的。有可能村民担心这样收一下门票,游客量会下滑,那么对在景区里面做生意的村民来讲还是有些影响的,就比如说那些做小买卖、开店的、做餐饮的,以及做民宿的。但实际上,从运营方的角度来说,景区创收肯定是第一位的。”

企查查数据显示,景德镇瑶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8月25日,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瑶里镇,是一家国有控股企业。公司主要从事旅游景点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开发与建设,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人民币,实缴资本为3000万元。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旅游景点、旅游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开发与建设。

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晓峰指出,对该事件的评价需首先厘清若干前提性问题:

其一,需明确收费主体的属性——是商业开发企业,还是村集体组织?若为商业开发企业,其基于投资行为实施收费具有合理性,这是市场主体收回成本的常规路径。但需追问的是,企业在投资前是否与村集体就开发事项进行过协商?针对本村地域的开发行为,是否履行了群众意见征询程序?若未向村民履行告知义务,村民对此提出异议具有正当性;若已完成告知且获得村集体或多数村民认可,那么反对收费的行为则缺乏合理依据——商业投资的本质包含成本回收诉求,不通过收费机制,投资回报目标难以实现,因此村民在同意开发的前提下,不应排斥售票模式。

其二,若收费主体为商业开发商,还需核查其是否向村民公开过活动方案、是否履行了意见征求程序、是否提前告知过活动举办后将实施封闭收费。上述事项均属开发商应向社会公开并广泛征集意见的法定或必要环节。

由于瑶里景区公开电话“暂时停机”,品橙旅游没有能直接沟通到相关负责人,对此只能推测:有可能这个活动没有取得村民或村委会的同意就仓促上马,在工作流程上存在漏洞。

古村镇开发运营,苦啊!

在中国358家5A级景区中,不乏村镇景区。如被旅游界称为“世界遗产带动旅游发展”的丽江与平遥,整体租赁的周庄模式,也有以世界级文化活动为主的乌镇模式。

但无论是哪一种模式,只要是商业化开发,都绕不开“盈利”两个字。

一说起盈利,只有两个字“苦啊”。

有业者表示,其实很多古村镇最开始都是收门票的,但是老百姓一闹,不收了。但是运营方应该不应该收?当然。因为修路需不需要花钱?架桥需不需要花钱?基础设施需不需要花钱,都花钱,花完钱了之后他怎么收回这个钱?除了门票还有什么方法收?

当地政府可以算大账:以前没做旅游的时候一年来80万人,现在搞了旅游之后一年来800万,增加的这700多万人来这吃住玩,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收入。但是这些钱并没有直接到旅游开发公司里面的账上去,反而要被骂“无用”!

想要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先明确运营主体的组成和盈利模式。湖南华夏投资集团文旅事业部总经理赵建军分析说,对于原住民聚居的古镇古村,当村集体掌握核心资源时,村集体与外部投资公司采用合资或租赁的模式进行开发。

当景区不收大门票时,无论何种开发运营模式,本质都是为当地投资引流,一般会受原住民的欢迎。

当景区收取门票,且门票没有与原住民的利益绑定时,如果现状是游客量锐减,无论是否是门票的原因,无论运营方为了收门票前期投入了多少资金与精力,村民仍然会与运营方发生冲突,甚至与地方管理方发生冲突。”

赵建军说:“对于原住民,景区是否收取门票并非关键,游客量充足才是关键。如果没有游客,任何举措都是错的。”

对于运营了20余年的瑶里旅游来说,可能也是这种情况。“门票矛盾的背后,实际上是原住民对门票分成与游客量的期盼。”赵建军强调。

微信图片_20250715090719
©摄图网

如何让发展更充分?

既然客流决定态度,那瑶里古镇人多不多呢?网上资料显示,这里比“乌镇原始,比周庄人少”,在2025年五一期间,瑶里景区累计接待游客9.23万余人次。而老牌古镇代表周庄,则在五一期间累计接待游客约‌25万人次。

可见,虽然已运营了20余年,但瑶里古镇还处于低位。

张晓峰认为,多数商业开发项目在建成后均需通过收费机制实现运营,否则将面临营收渠道缺失的困境。以瑶里古镇为例,在未对居民实施征迁的情况下,村庄新增建设用地的供给面临显著约束;而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农村宅基地向商业建设用地的转换缺乏有效的制度路径。

商业开发商在介入此类开发时,往往需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村落建筑修缮、基础设施升级、旅游接待设施建设及景观景点打造等工作。若缺乏有效的投资回收机制,门票便成为实现成本补偿与收益获取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对开发行为及门票收费模式的抵触,可能导致村镇错失经济发展的可行路径。

有媒体曝料:村民认为,景区范围包含其祖辈生活的公共区域,且旅游开发未显著改善民生,反而因门票壁垒阻碍了亲友探访和日常活动。运营方则回应称,门票收入用于古建维护、环境整治及村民分红,近三年累计分红超百万元。但村民反驳,分红仅惠及部分房屋被划入核心景区的家庭,多数人未获实质收益。

“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在开发进程中构建村民权益保障机制,特别是应从门票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村集体及村民的利益补偿。这一机制的建立,将有助于有效消解村民的抵触情绪。”张晓峰说。

可见,还是利益分配不足且不均,让村民积压了怨气,引起了这次的风波。

张晓峰推测,从运营主体的视角出发,其可能意图通过门票统筹机制整合相关景区资源。此举旨在推动摆渡交通系统的构建与优化,并实现各景区间的客流互导,这一运营策略本身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运营方在实施过程中未能履行完备的程序规范,且未就相关举措进行充分的解释说明,这直接导致了部分群体的不满情绪。

但是,真相到底是怎么样的呢?由于没有直接联系到景区,目前还无法下定论。但是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古村镇运营由于涉及到多方利益,很容易就触碰到社会敏感点,运营方不得不小心从事,切记“欲速则不达”。(品橙旅游Lisa)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瑶里古镇收费风波 揭秘古村镇运营生死大考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