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游】日前,上市旅游企业2025年中报披露基本收官。以下结合重点企业以及核心数据,解析2025上半年旅游业的“冰与火”(更多上市旅游企业2025年中报数据参见下图):
- 2025上半年,上市旅游企业营收总额前3名为:携程(287.14亿元,同比+16.21%)、中国中免(281.51亿元,同-9.96%)、华住集团-S(118亿元,同+3.5%)。
- 2025上半年,上市旅游企业净利润总额前3名为:携程(91.94亿元,同比+11.94%)、中国中免(25.99亿元,同-20.816%)、华住集团-S(24亿元,同+41.2%))。
- 2025上半年盈利仍是主流,营收规模下降明显。在统计的重点A股上市旅游企业中,有超过半数实现盈利,虽较2024年中同期的六成盈利略有收缩,但盈利仍为行业基本盘。

景区类企业:盈亏理由“各显神通”
景区板块是2025年上半年旅游业分化最彻底的领域:有的靠收购优质资源赚得盆满钵满,有的因天气、诉讼陷入亏损,呈现“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格局。
祥源文旅作为近年来行业少有的“扩张派”,采用收购优质景区策略,拿下莽山五指峰、丹霞山景区,签下四川卧龙大熊猫基地后,“买买买”模式见效,带动营收5.00亿元(同比+35.41%),净利润1.32亿元(同比+57.28%),成为景区板块中唯一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超30%的企业。其中,核心业务营收4.40亿元(同比+51.26%)。
与祥源文旅相反,大连圣亚2025年上半年堪称“麻烦不断”:一方面景区客流下降导致营收同比减少7.43%(仅1.86亿元);另一方面需确认投资损失,并按诉讼判决计提超1300万元,双重压力下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额达500万元(同比-113.01%)。
黄山、峨眉山等名山大川依然“人挤人”,但净利润均出现下滑。其中,黄山上半年接待进山游客226.41万人次(同比+5.82%),峨眉山接待209.52万人次(同比-6.5%),但净利润均出现下滑:黄山净利润1.27亿元(同比-3.87%),峨眉山净利润1.21亿元(同比-8.48%)。核心原因是消费者更加理性,更倾向于有性价比的基础消费。
长白山景区的“天气依赖症”2025年上半年再度发作,受低温、降雨影响,长白山主景区共接待游客103.66万人次(同比-4.6%),叠加人工成本增加,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额达2100万元(同比-109.75%)。作为“靠山吃山”的典型代表,其业绩稳定性仍受自然因素制约,抗风险能力亟待加强。
文旅地产:“向新而行”难破亏损困局
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文旅地产企业的“转型梦”再度受挫。无论是更名重整的盈新发展,还是行业龙头华侨城A,均深陷亏损泥潭,资产包袱成为难以跨越的坎。
2024年,盈新发展(原新华联)完成重整后,新华联更名为“盈新发展”。2025年上半年,盈新发展业绩却“打脸”。因达到交付条件的房地产项目减少,结转收入和毛利同比下滑,净利润亏损不低于1.31亿元,由盈转亏,新名字未能带来新业绩。
作为文旅地产龙头,华侨城A 2025年上半年亏损额达23亿元,较同期亏损近乎翻倍。核心原因仍是地产拖累:结转项目收入及毛利率同比下降,而旅游综合业务收入增速不高,不足以对冲地产板块的亏损。尽管其旗下文旅项目接待游客3771万人次(同比+4%),但旅游引流、地产变现的传统模式已失效。
以“文化+地产”为标签的三湘印象,2025年上半年营收3.77亿元(同比-37.37%),净利润600万元(同比-50.32%),业绩下滑的核心仍是房地产销售收入下降,其文化演艺收入仅0.38亿元,占比仅为10.16%,无法扛起盈利大旗。
免税业:龙头承压,新玩家“水土不服”
2025年上半年,免税市场基本由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龙头中国中免虽巩固市场份额,但净利润大幅下滑;新入局的珠免集团、王府井、海汽集团仍在“试错期”,尚未形成有效竞争力,行业格局暂时稳定但隐忧渐显。
作为免税行业绝对龙头,中国中免2025年上半年营收281.51亿元(同比-9.96%),净利润25.99亿元(同比-20.81%),净利润降幅远超营收降幅。核心原因有三:一是海南离岛免税销售承压,游客人均消费下降;二是出境游复苏分流部分高端消费;三是海南本地免税店竞争加剧。不过,其市场占有率仍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存货周转率增长10%,“降本增效”策略一定程度上对冲了业绩压力。除此之外,2025上半年,中国中免中标6家市内免税店,包括广州市、成都市、西安市、深圳市、天津市、福州市等。
新入局者的表现更显乏力。珠免集团因深陷房地产困局,上半年营收17.40亿元(同比-45.62%),净利润亏损2.74亿元,虽较去年亏损收窄50.54%,但免税业务贡献有限;海汽集团筹划海南免税业务多年,2025年上半年仍亏损2600万元(同比+395.70%),免税门店尚未形成规模效应;王府井虽新开武汉、长沙两家市内免税店,但受百货门店调改、闭店影响,上半年净利润仅2200万-3200万元,同比减少近3亿元,“免税+零售”的融合仍需时间。
©摄图网
酒店业:轻资产赚得盆满,单店效益拖后腿
酒店板块2025年上半年,锦江酒店和华住集团均靠轻资产模式实现盈利。
锦江酒店2025年上半年营收65.26亿元(同比-5.31%),净利润3.71亿元(同比-56.27%),看似业绩下滑,实则“剔除特殊因素后表现稳健”,2024年同期利润包含出售时尚之旅股权的4.59亿元收益,2025年无此类收益,其经营性净利润同比增长12%,核心得益于轻资产运营。此外,其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二次赴港上市。
作为酒店业头部,华住集团-S(01179.HK)2025上半年营收 118 亿元(同比+3.5%),净利润24亿元(同比+41.2%),核心靠轻资产模式,管理加盟收入占比升至45.4%,成本压力大减。规模上,在营酒店超1.2万家,会员近2.9亿(同比+17.5%),GMV达269亿元(同比+15%),基本盘稳固。但竞争加剧下,华住集团二季度整体同店 RevPAR同比降7.9%,入住率跌至81.1%,单店收入能力承压。
西部战场:“赢者通吃”难现,西安亏损、新疆盈利
2025年上半年,西部旅游市场呈现区域分化:西安三家旅游企业(曲江文旅、西安旅游、西安饮食)持续亏损,而新疆的西域旅游、西藏旅游(靠出售资产)实现盈利,网红热度与业绩盈利的错配问题仍未解决。
作为“网红旅游城市”,西安2025年上半年旅游热度不减,但本地上市企业却“集体亏损”:曲江文旅亏损1400万元(同比-92.51%)虽较同期亏损收窄,但仍受关联方合同纠纷、股权拍卖影响;西安旅游因酒旅主业承压,亏损5600万元(同比+12.06%),亏损进一步扩大;西安饮食受餐饮行业竞争加剧影响,亏损5400万元(同比-9.19%),亏损收窄。西安旅游高流量、低转化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大唐不夜城等网红景点虽带来客流,但景区运营成本高、二次消费不足,未能有效反哺业绩。
与西安相反,西域旅游2025年上半年实现盈利1100万元(同比-61.78%),虽较去年同期利润下滑,但仍是西部景区的“优等生”。推出“遇见喀什”“遇见赛湖”等演艺项目,尽管演艺处于培育期拉低短期利润,但长期来看有效提升了游客停留时间和二次消费,上半年营收1.14亿元(同比+9.59%),成为新疆旅游的标杆企业。
国资入局:救得了“壳”,救不了“业绩”?
2025年上半年,多家陷入困境的旅游企业进入国资救市阶段。但从业绩来看,国资效应尚未显现。凯撒旅业、国旅联合(ST联合)、ST华闻等仍深陷亏损,仅“输血”难改企业经营本质。
自2023年12月,青岛市北国资入主后,凯撒旅业将重心从海南转向青岛,但2025年上半年仍亏损2400万元(同比-43.98%)。尽管其加强品牌保护,但核心的旅行社业务仍受出境游恢复不及预期影响,旅游服务(同比-3.90%)、配餐服务(同比-4.62%)、食品引领业务(-23.41%)收入同比均出行下滑,向“地方旅游集团”的转型仍需突破。
国旅联合因财务造假被ST后,包括大股东江西旅游集团在内处境尴尬,但在国内上市通道收紧的情况下,ST联合的壳资源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ST联合则计划注入矿泉水资产润田实业,试图靠非旅游业务保壳。2025年上半年,ST联合营收1.94亿元(同比-2.97%),亏损1500万元(同比-6.25%),重组方案尚未落地。
ST张家界2025年上半年亏损3300万元(同比-45.60%),亏损收窄的核心并非营收增长,而是缩减成本,因客流不足,减少营销、运营开支。尽管其预重整期吸引45家意向投资人(包括湖南电广传媒),但大庸古城项目巨大债务仍是最大包袱。
港交所:携程发力出入境,同程深耕下沉、飞扬实现扭亏
除此之外,港交所和美股的旅游上市公司在2025上半年的表现也有可圈可点之处。
作为全球在线旅游行业龙头的携程,出入跨境业务持续强劲。其中入境主要得益于韩国和东南亚两大核心客源地的需求驱动。在营收与盈利层面,携程2025年上半年展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实现收入287.14 亿元(同比+16.21%),净利润达91.94亿元(同比+11.94%)。
同程旅行(00780.HK)精准抓住下沉需求,2025上半年营收90.5亿元(同比+11.5%),经调整EBITDA 23.4亿元(同比+35.2%),上半年服务人次19.9亿、付费用户2.5亿,超87%用户来自非一线,住宿业务增18.8%,国际机票量创新高。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00696.HK)2025上半年营收38.95亿元(同比-3.6%),净利润14.48亿元(同比+5.9%),靠航空信息技术服务(收入23.13亿元,同比+2.1%)和结算清算业务(交易增3.7%)撑盈利,作为行业基础设施商,抗周期属性凸显。
体量偏小的飞扬集团(01901.HK)2025上半年营收5.11亿元(同比+21.4%),净利润616.1万元,同比扭亏。另外,美股上市的亚朵2025上半年营收43.7亿元(同比+34.0%),净利润6.7亿元(同比+19.6%),靠特色场景与服务吸引中高端客群,高增长稳固。除此之外,市场传言,亚朵拟考虑赴港二次上市。
另外,2025上半年从港交所私有化退市的复星旅文业绩表现出色。截至2025年6月30日,复星旅文收入95.3亿元,同比增长1.3%,创历史新高;实现经营利润人民币12.7亿元,同比增长22.4%。
(梁青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平台无关)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数读财报:谁撑起2025上半年上市旅游公司“C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