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品橙 |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每天带来及时、专业的旅游行业资讯,欢迎查找并添加微信公众账号pinchain

民营文旅公募REITs将至,谁能拿下首单?

作者:品橙旅游

9月12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常态化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积极研究探索文化旅游、养老设施等尚无推荐发行案例的新资产类型项目的发行路径,加大力度协调解决难点堵点问题,帮助项目尽快满足发行条件。

【品橙旅游】基础设施REITs的政策东风,正持续吹向文化旅游领域。

9月12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常态化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发改办投资〔2025〕782号,以下简称“782号文”)明确要求:积极研究探索文化旅游、养老设施等尚无推荐发行案例的新资产类型项目的发行路径,加大力度协调解决难点堵点问题,帮助项目尽快满足发行条件。

微信图片_20250918091430

©摄图网AI

特别是,发改委2024年的1014号文,将自然文化遗产、国家5A级和4A级旅游景区项目纳入申报范围,并明确在景区规划范围内、产权上归属于同一发起人(原始权益人)的配套旅游酒店可纳入项目底层资产。1014号文突破了2021年试点阶段仅限5A级景区的限制,扩展至4A级旅游景区,将可申报景区数量从300余家大幅扩展至4500余家,为文旅行业通过REITs盘活存量资产打开了政策窗口。

782号文与1014号文一脉相承,却又在细节处实现了关键突破,特别是进一步强调要“积极推动新资产类型项目推荐发行”,并将文化旅游明确列为重点支持领域。在支持机制上,782号文最突出的变化是“积极支持民间投资项目发行上市”,要求省级发改委建立“专项协调服务机制”,实行“靠前服务、主动协调、申报单列”,这无疑为解决民营企业在权属梳理、合规手续等方面的短板打开了通道,为民间资本参与的文旅REITs项目扫清障碍。

微信图片_20250918125541

多方试水,首单仍“难产”

政策红利刺激下,多地文旅项目开始积极尝试。目前,已有超过20个景区启动了REITs筹备工作。早在2022年6月,重庆武隆喀斯特5A级景区基础设施公募REITs公布中标服务机构,成为最早披露筹备文旅公募REITs项目的景区。

华山景区被认为最有望拔得头筹。渭南市政府不仅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力争华山景区公募REITs年内发行”,更在国资委部门预算中予以明确支持。

冰雪旅游资产也成为新一轮关注焦点。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完成雪乡景区公募REITs发行服务机构招标,计划以4A级冰雪景区为基础资产进军REITs市场。张家口依托冬奥场馆资产、丽江利用玉龙雪山“雪山+冰雪”复合资源,也在积极推进相关筹备工作。

然而,文旅公募REITs看似火热筹备的背后,是至今仍缺“首单”的尴尬现实。尽管政策层面已经酝酿多年,从2021年试点到2024年扩容,再到2025年进一步鼓励,但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公募REITs仍然未能实现零的突破,与其他基础设施领域已发行60多只REITs形成鲜明对比。

文旅REITs落地难在哪?

文旅REITs难产,背后是政策鼓励与市场现实间的多重障碍。首要问题是收益权的合规性。根据《风景名胜区条例》,景区门票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必须专款专用用于景区保护管理,不得作为企业收入直接融资。这意味着即使政策允许景区申报REITs,风景名胜区门票收入这一核心现金流来源也无法直接证券化。实践中,华山ABS通过“综合服务费”模式创新性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但这种模式能否得到REITs监管机构的认可仍需验证。资产权属问题同样棘手。景区内自然资源多属国家所有,企业仅拥有经营权,且这些资源往往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文物保护等多重限制。特别是世界遗产、自然保护区等品牌价值最高的景区,其开发经营受到的政策限制也最为严格,形成了品牌价值越高,证券化难度越大的悖论。

季节性波动则是文旅资产的天然短板。特别是冰雪类项目,如雪乡景区雪期收入占比超全年80%,这种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与REITs要求的“稳定现金流”存在本质矛盾。如何通过产品设计平滑现金流,成为必须解决的技术难题。

多头监管更是现实阻碍。高质量景区管理往往涉及文旅、文物、林业、水利、宗教、自然资源等多个部门,各部门管理要求和政策取向不尽相同,协调难度极大。REITs项目从资产重组到发行上市,几乎每个环节都需要跨部门协调,大大增加了项目的不确定性和时间成本。

文旅REITs的政策大门已经敞开,但从政策到实践的道路仍然曲折。能否以及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将决定谁能最终摘下“首单”的桂冠,也为后续项目树立重要先例。

如何破解首单困局?

面对文旅REITs落地的多重障碍,市场各方正在探索可行的破局路径。

特许经营权模式被视为破解门票收入难题的关键。通过景区管理机构与项目公司签订综合服务协议,将门票收入转化为基础设施维护、游客服务、环境保护等专项服务费用,既符合《风景名胜区条例》要求,又能形成稳定可预期的现金流。

资产组合策略是另一个重要突破口。1014号文允许将景区内配套酒店纳入底层资产,这为构建多元化收益组合提供了政策依据。精选索道、观光车、停车场、文创商店等产权清晰且收益稳定的资产,与配套酒店打包形成资产包,可以有效降低对门票收入的依赖,平滑季节性波动带来的现金流影响。

民间投资项目可能成为破局先锋。782号文特别强调“积极支持民间投资项目发行上市”,要求建立专项协调服务机制。完全市场化运营的民营文旅项目,如主题乐园、度假区等,因其产权清晰、经营自主权高,规避了国有景区面临的多重审批难题,更有可能率先实现突破。复星旅文考虑分拆三亚·亚特兰蒂斯发行REITs正是基于这一逻辑。实际上,在2025年3月,包括宝泉旅游度假区等在内的民营文旅项目已经在筹备发行公募REITs。

政策协同也至关重要。需要建立发改、文旅、文物、林业等多部门联合协调机制,针对特定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解决合规性问题。东北冰雪经济、冬奥遗产利用等国家战略项目,有望凭借政策东风获得优先支持,为整个文旅REITs市场破冰探路。

长远来看,还需要推动立法层面的突破。明确风景名胜区内经营性资产的特许经营权、收益权的法律属性及其证券化合法性,为文旅REITs的规模化发展奠定制度基础。同时,通过试点项目积累经验,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模式。

尽管挑战依然存在,但随着政策持续完善和市场不断创新,文旅REITs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零的突破,为行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梁青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平台无关)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民营文旅公募REITs将至,谁能拿下首单?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