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品橙 |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每天带来及时、专业的旅游行业资讯,欢迎查找并添加微信公众账号pinchain

中国在线短租平台行业研究报告

作者:品橙旅游

短租市场进入恢复整合期:行业已度过野蛮生长期,在疫情洗牌后,途家、小猪、美团民宿、木鸟四家平台占据主导地位,市场格局基本稳定。

一、 行业概览与分析

1.1 行业定义与定位

短租作为“非标准住宿”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标准化的连锁酒店和单体酒店共同构成中国住宿市场。其业态涵盖农家乐、客栈、公寓、民房、别墅等多种形态,平均订单时长为1.5间夜/单,人均每次住宿4-5天,显著区别于长租(一般一年起租)和传统酒店。

1.2 驱动因素:需求升级与供给优化

需求端:消费升级推动了住宿需求的多元化。标准化酒店已无法完全满足用户对性价比、家庭氛围和个性化体验的追求。调研数据显示,房客选择短租的主要原因包括:性价比(65%)、独特的住宿风格(58%)、齐全的配套设施(53%)、便利的地理位置(53%)。

供给端:大量闲置住房资源为短租提供了基础。2023年中国城镇住房套数为3.74亿套,整体套户比为1.07,其中一、二、三四线城市的套户比分别为1.01、1.09和1.12,表明存在充足的潜在房源供给。

2

1.3 房源与设施特征

短租房源更多聚焦于景区周边,并以满足家庭及多人出行的二三居室为主。房源提供方主要包括业主、二房东和开发商。在设施方面,短租平台能基本覆盖家庭生活所需,但在安全性和标准化客房服务上仍弱于酒店,且装修风格非标,以满足用户的猎奇心理。

1.4 短租与酒店的竞争对比

优势:短租在价格上更具优势,房型多元化,能更好地满足家庭出游需求,并提供可自己做饭的便利。

劣势:酒店在商务出差接待上占比更高(72%),且能提供早餐、发票凭证和随时响应的客房服务。关键运营指标显示,短租的平均入住率远低于酒店。

1.5 发展历程与政策环境

行业经历了市场高速发展期(2011-2014)、多行业入局与整合期(2015-2019),并在2020年疫情后进入恢复增长期。期间,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了系列政策,如2015年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和2017年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旨在鼓励和规范行业发展。

二、 市场情况与产业链

2.1 市场规模

疫情后在线短租市场规模快速恢复,2023年行业GMV达到250亿元,同比2019年上涨19%。在经济下行背景下,预计2024年同比增速将下滑至10%。

2.2 产业链与商业模式

在线短租平台作为连接上下游的核心,有效降低了交易风险。产业链上游为房源提供方(业主、开发商等),中游包括房屋运营方(如二房东),下游为各类租客(旅游度假、商务出行等)。

平台运营模式主要有三种:

C2C模式:平台作为信息与交易中介。

B2C模式:平台自营房源。

B2B2C模式:平台与专业二房东合作,该模式比例越来越高。

3

平台佣金率通常在6%-10% 之间。从价值链分布看,房源提供方、二房东、流量方的价值量占比分别为72.8%、17.0%和10.2%。

1

三、 主要竞争玩家分析

目前,市场竞争格局高度集中,主要玩家为以下五家:

公司名称 成立时间 总融资额 最后一轮融资
途家 2011年 8亿美元 2017年E轮3亿美元
小猪 2012年 约6亿美元+飞猪战略投资 2021年飞猪战略投资
木鸟 2012年 超亿元人民币 2019年B+轮
美团民宿 2017年 并购榛果民宿
爱彼迎 2008年 93.492亿美元 2020年IPO

3.1 主要平台发展历程详述

途家

2011年12月:中高端度假公寓预订平台途家网正式上线。

2014年6月:完成B轮融资,A、B轮共融资4亿元人民币。

2015年8月:完成C轮1亿美元融资。

2016年:战略并购蚂蚁短租,并并购携程、去哪儿的民宿业务。

2017年10月:完成E轮3亿美元融资。

2017年:推出新版房东体系,首次将诚信分纳入评级。

2020年4月:关闭20城直营业务以控制成本。

后续发展:在疫情后实现盈利,某日间夜量突破25万,稳居行业龙头。

小猪(后更名为小猪民宿)

2012年8月:小猪网站正式上线运营。

2014年6月:完成B轮1500万美元融资。

2015年7月:完成C轮融资。

2016年11月:完成D轮6500万美元融资。

2017年11月:完成E轮1.2亿美元融资。

2018年10月:宣布更名为“小猪”,推出新slogan“居住自由主义”。

2021年9月:飞猪宣布战略投资小猪,双方达成深度合作,小猪供给全量接入飞猪民宿频道。

2022年5月:爱彼迎退出中国后,小猪成为其房源导流承接方之一。

木鸟(后更名为木鸟民宿)

2012年5月:木鸟短租PC端网站上线。

2015年7月:完成A轮6000万元人民币融资。

2017年1月:完成B轮数千万元人民币融资。

2017年12月:牵手太平保险推出《住宿旅客意外伤害保险》。

2019年5月:完成B+轮融资(未披露金额)。

2020年7月:首创“四木房源”,对标四星级酒店标准。

2024年6月:宣布升级全新LOGO及IP“小木鸟”,品牌定位为“网红民宿聚集地”。

美团民宿

2017年:美团推出榛果民宿平台,正式进入短租市场。

2019年:榛果民宿更名为“美团民宿”,深度整合进美团App的流量生态。

发展特点:依托美团平台的本地生活流量和强大的地推团队,快速扩张,成为行业重要一极。

爱彼迎(Airbnb)

2008年8月:公司在美国成立。

2015年8月:正式宣布进入中国市场。

2017年3月:发布中文品牌名“爱彼迎”。

2018年:因策划未获批的“长城露营”活动,暴露出本土化运营的理解不足。

2020年12月: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并将中国视为重点市场。

2022年5月:宣布调整中国市场战略,暂停中国大陆境内的房源预订业务,仅保留出境业务。

全球表现:尽管退出中国,其全球业务自2022年起实现盈利,爱彼迎2024年实现营收超过110亿美元,全年住宿与体验预订量突破4.91亿,平台总预订额接近820亿美元。

典型案例:爱彼迎的进入与退出

爱彼迎(Airbnb)作为全球短租巨头,于2015年进入中国市场,但于2022年5月宣布关闭中国本土的近15万个房源和体验业务。其退出原因可归结为:

本土化运营不足:海外成功经验(如社区活动)在国内难以复制和盈利。

合规风险增加:中美贸易战背景下,数据跨境等合规要求趋严。

疫情冲击:进一步放大了其运营困难。

退出后,爱彼迎在中国仅保留为国内用户提供境外房源预订的业务。其在全球范围内仍保持高速增长,2023年GMV达733亿美元,收入99亿美元,并已实现盈利,但其在中国市场的挫折为其他平台提供了重要的本土化运营启示。

四、 结论与趋势展望

市场进入恢复整合期:行业已度过野蛮生长期,在疫情洗牌后,途家、小猪、美团民宿、木鸟四家平台占据主导地位,市场格局基本稳定。

头部效应显著,新进入者门槛高:途家、小猪、美团民宿三家合计市场占有率超过70%,形成了强大的流量和资源壁垒,对新进入者构成巨大挑战。

运营效率成为盈利关键:平台运营成本相对固定,随着规模扩大,龙头平台已开始盈利。未来竞争将更侧重于房源质量、服务标准化、安全保障与精细化运营。

增长面临挑战:尽管2023年GMV相比2019年有所增长,但受经济环境影响,2024年增速预计将放缓至10%,平台需探索新的增长动力。

(作者:刘牧涵,北京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中国在线短租平台行业研究报告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