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品橙 |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每天带来及时、专业的旅游行业资讯,欢迎查找并添加微信公众账号pinchain

尼日利亚媒体:中国文旅创新值得非洲学习借鉴

来源:参考消息

尼日利亚《卫报》网站7月25日刊登记者恩戈齐·埃盖努卡的报道《为什么尼日利亚必须学习中国的旅游业与文化创新》。

尼日利亚《卫报》网站7月25日刊登记者恩戈齐·埃盖努卡的报道《为什么尼日利亚必须学习中国的旅游业与文化创新》,内容编译如下:

众所周知,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与创新之都,这座高楼林立的城市怀揣着引领全球科技的雄心。

但在北京的政治与经济影响力之外,还隐藏着一个很少被报道的故事:旅游业成为软实力与经济战略的支柱。

在一些最热门的景点,大部分游客并非外国人,而是本国人,他们跨省而来,只为一睹这里的风采。

在每个景点,我都能看到中国人兴奋地昂首阔步走进大门。旅游团通常由一位拿着麦克风、用普通话细述历史的导游带领。

不少来参观的年轻人准备充分,穿着各种用来拍照的服装。家长们也愿意带孩子来参观景点,有人自己带着婴儿车,也可以在景点租一辆。

很明显,中国的旅游基础设施绝不仅限于保存下来的遗迹。2024年,仅北京一地就实现旅游总收入逾6722亿元人民币,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9亿美元。

坐落于北京市中心的紫禁城曾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它至少保留了8600间房屋。尽管一些建筑在几个世纪中因雷击或火灾而损毁,但其宏伟气势依然保存完好。

中国的长城是人类坚韧不拔精神的伟大典范,其最具代表性的部分之一居庸关每天都能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如今,长城不仅是一处历史遗迹,也是国际马拉松和游学活动的举办地,其沿途景色令人叹为观止。

在北京的首都博物馆,馆藏文物涵盖了当地约70万年的人类史,从旧石器时代的工具到现代社会主义社会的文物,无所不包。这座博物馆的魅力不仅在于其丰富的藏品,更在于先进的科技基础设施。触摸屏、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辅助以及自动化照明系统,使其成为全球最方便游客参观的博物馆之一。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京,一眼望去大约50%的汽车是新能源车,它们可通过绿色车牌识别。公交车也是电动的。截至2023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2000万辆。

中国在保护文化和历史以及顺应绿色创新潮流方面所做的努力,值得尼日利亚在维护本国历史遗迹时借鉴。

研究显示,尼日利亚拥有上千个旅游目的地,其中有两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然而,很多尼日利亚公民并不了解这两处世界遗产,外国游客更是知之甚少。安全挑战、基础设施落后、经济不稳定、营销和管理水平低下等挑战交织在一起,导致尼日利亚旅游业难以大展拳脚。

尼日利亚国际事务研究所的专家埃费姆·乌比表示,中国在旅游业发展方面有诸多经验值得借鉴。中国对旅游业进行了升级和改革,并善于利用自身优势。

他说:“例如,在宁夏一个沙漠附近的小镇,当地人努力阻止沙漠扩张,在此过程中也将小镇打造成一个旅游景点。他们善于抓住每个机会,充分利用自身所拥有的资源。”

这位专家解释说,每个政府都应考虑三种思考方式,即顺势而为、破局求新与砥砺自强。“作为一个国家,若无法顺势而为,就当破局求新;若创新亦不可为,则须砥砺自强——中国人做到了这一点。”(编译/卿松竹)

原题:《尼日利亚媒体:中国文旅创新值得非洲学习借鉴》)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尼日利亚媒体:中国文旅创新值得非洲学习借鉴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