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品橙 |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每天带来及时、专业的旅游行业资讯,欢迎查找并添加微信公众账号pinchain

第四届气象经济论坛在京举办

作者:品橙旅游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为深入探索气候变化与绿色能源协同发展路径,做“两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推动共建清洁、美丽、可持续的世界,第四届气象经济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于9月11日在北京首钢园区圆满举行。

【品橙旅游】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为深入探索气候变化与绿色能源协同发展路径,做“两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推动共建清洁、美丽、可持续的世界,第四届气象经济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于9月11日在北京首钢园区圆满举行。

作为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主题论坛之一,本届论坛以“气候变化与绿色能源发展”为主题,汇聚国内外组织代表、权威专家和企业代表,围绕应对气候变化、能源绿色转型、美丽中国建设等议题开展深入交流。

1

论坛现场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驻会副主席刘泽洪出席并致辞。刘泽洪表示,当前全球风电光伏装机占比已达31%。随着新能源规模持续扩大和极端天气现象频发,气象条件已成为影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最高气温每升高1℃将导致电力最高负荷增加4.5%。合作组织积极开展能源气象协同创新研究,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全球新能源发电年景预测2025》,填补了新能源长周期发电预测领域的技术空白。未来将继续深化国际合作,共同提升能源系统气候适应能力,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

世界气象组织主席顾问、世界气象组织前助理秘书长张文建在视频致辞中强调,2024年已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年份,多项气候关键指标持续预警。能源部门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四分之三,必须将气候行动作为优先事项,通过加大可再生能源投资、强化气候服务支撑,共同提升能源系统应对极端天气能力。呼吁各国加强合作,将能源列为气候行动计划重点,推动全球绿色转型,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原一级巡视员孙桢在致辞中指出,全球气温屡创新高和极端天气频发表明气候变化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风电光伏装机容量持续保持世界领先。希望以本届论坛为契机,共同推动绿色能源发展,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新贡献。

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游敏在致辞时表示,电力行业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主力军,正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他指出,需要深化”气象+电力”融合,通过数据共享、技术研发和政策协同,增强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和电网韧性,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环球网总经理单成彪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环球网将持续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能源发展的创新实践。论坛期间将启动”探寻美丽中国气候生态篇”案例征集活动,集中展示各地政府及企业在践行”两山”理念、推动产业绿色转型方面的成果,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作为《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的积极践行者,正全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截至2024年底,中国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达14.1亿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42%,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分别连续15年和10年稳居世界第一,彰显了中国在发展绿色能源、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坚定决心和重大成就。本届论坛汇聚国际组织代表与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气候变化与绿色能源协同路径,推动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智慧与力量。

论坛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人禾,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军,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党委副书记、董事牛晓彤,清华大学副教授同丹先后发表主旨演讲。

张人禾认为,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深入研究气候系统自然过程变化及其与人为活动的相互作用。他强调碳中和涉及大气科学核心问题,需要加强气候系统碳循环、自然变暖过程及正反馈机制研究,并通过多学科交叉推动气候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同研究,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科学支撑。

周天军从科学视角阐述,全球增暖趋势显著,2023年夏季为过去2000年最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工业革命前水平1.5倍。化石燃料占人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86%,实现碳中和需要深度减排。中国正积极推进双碳目标,风光发电技术位居国际前列,将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能源转型,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力量。

牛晓彤表示,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与中国气象局合作构建了覆盖全国的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显著提升了用户满意度。在碳核查、绿色金融和ESG服务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参与制定多项国际标准,并通过气候适应性认证助力能源项目提升运行稳定性,为我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增强标准话语权作出积极贡献。

同丹指出,气候变化导致风光电力系统供需失衡风险显著增加。研究表明需要通过跨区域互联、储能优化等针对性措施提升系统韧性,这为我国构建气候适应型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重要科学支撑。

2

主旨演讲

活动现场,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环球网共同发起,联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及地方政府代表,共同启动“探寻美丽中国气候生态篇”创新实践案例征集活动。该活动聚焦各地在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方面的实践探索与创新成果。项目将通过技术研究、国际传播与产业赋能三大体系,系统梳理、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全力推动区域绿色品牌建设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实践样板。

在极端气候下实现可再生能源的稳定供给,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本届论坛上,阳光电源重磅发布光储融合创新实践成果,在全球多地极端气候条件下,助力恶劣环境下新能源稳定供电与电网支撑。

本届论坛特设圆桌讨论环节,以”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推动共建清洁、美丽、可持续的世界”为主题,特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全球风能理事会、中国能建、中科星图维天信、墨迹天气等领军机构代表,共同探索气候变化与绿色能源协同路径,助力推动共建清洁、美丽、可持续的世界。

3

圆桌论坛

服贸会期间,第五届全球气象服务与装备展持续亮相主题展。展会以”气象科技赋能绿色发展”为主题,大连商品交易所、中科星图维天信、墨迹天气、北京爱尔达、思湃德等有关单位集中展示了气象数据应用、智能观测设备、精准预报技术等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成果,让观众直观感受气象科技为农业、能源、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提供的坚实支撑。

第四届气象经济论坛由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环球网主办,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提供支持。本届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促进全球气候治理与绿色能源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和合作契机。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第四届气象经济论坛在京举办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