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游】2025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并至形成八天“超级黄金周”,国内旅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长线出游、拼假错峰和深度体验回归主流。5A景区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持续火热,北方探秋游和南方滨海游成为游客不同的选择;热门都市文旅活动丰富,县域小城凭借特色资源热度上升,国内旅游市场呈现多元、品质化和体验化格局。出入境游同样繁荣,免签政策和文化节庆体验吸引海外游客深度参与,出境长线游需求增加,入境国家多样化显现。
从2025年10月1日至2025年10月8日,国庆中秋假期共8天,游客行为监测与决策服务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技术创新中心)对全国358家5A景区、85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各城市、各省份的旅游市场接待情况,以及部分代表地区旅游市场抽样情况进行监测,发现以下游客市场特征。
一、全国整体出游情况
2025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形成为期八天的“超级黄金周”,各地文旅消费热情高涨,旅游市场繁荣向上。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庆中秋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
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显示,国庆中秋期间,累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到24.32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日均3.04亿人次,同比(2024年国庆假期7天日均,下同)增长6.2%。其中:
- 铁路客运量预计共15396万人次,日均1924万人次,同比增长2.6%;
- 公路人员流动量预计共224751万人次,日均28094万人次,同比增长6.5%;
- 水路客运量预计共1167万人次,日均146万人次,同比增长4.2%;
- 民航客运量预计共1917万人次,日均240万人次,同比增长3.4%。
二、5A级景区
虽然受冷空气、台风、降雨等天气不利因素影响,国庆中秋假期依然引发大众出游热情,景区文化多元业态点燃“人从众”模式。技术创新中心监测的深度游客量(在景区停留1小时以上的游客人数,本部分“深度游”或景区“游客量”均指代此意)前50位的景区共接待深度游客量3622万人,平均每家景区接待深度游游客72.4万人,平均每家景区每日接待深度游客约9.1万人。
表1 国庆中秋假期5A景区游客量TOP50
注:图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数体现
自然风光依旧是首选,秋色主题游热度高企。以秋色和自然风光为主题的旅游目的地,在国庆中秋假期呈现明显的热度上升趋势。技术创新中心数据显示,游客量TOP50的热门景区以自然山水型景区为主,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南京市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苏州市金鸡湖景区保持游客量高位运行。根据去哪儿旅行数据,“红叶”“草原”“晒秋”等关键词的搜索量同比增长两倍。赏秋行程由北向南逐步展开,马蜂窝大数据显示,东北和内蒙古等北方地区已率先披上“秋色”。近一周,大兴安岭热度上涨 120%,盘锦凭借红海滩景观热度上升 113%。以枫叶闻名的辽宁本溪也表现抢眼,热度增幅达 101%,其中“中华枫叶之路”热度更是暴涨 371%,大量摄影爱好者和户外游客将其列为假期出行的重要目标。南方仍处夏末时节,滨海度假游热度持续走高,假期前七天福建滨海旅游保持火热态势,全省纳入监测的滨海旅游类景区累计接待游客 134.86 万人次,游客在感受秋色之余,也纷纷前往海边享受夏日“余温”。
超长假期引燃远游热,拼假出行掀起避峰潮。技术创新中心数据显示,在游客量前50位的热门景区中,有28家景区客源的中远程出游(出行距离500公里以上)占比超过30%。携程数据显示,国内长途游订单占比较去年提升 3个百分点,游客更倾向于利用延长假期规划中长线路。去哪儿数据显示,超过三成的“打工人”选择拼假错峰出行,从节前的9月27日持续至节后的10月12日,涵盖节前、节后各4天。选择错峰出行不仅能够提升旅行体验,也为消费者节省了可观的出行成本。根据携程数据,9月25日至30日期间,国内多地酒店价格下降约 20%;而10月3日至4日,国内机票单程均价较前两日低 30%以上。假期延长与拼假出行的叠加效应,不仅推动了远程旅游热度上升,也使节日期间的出行模式更加灵活和理性,充分释放旅游市场增长活力。
青春启程远方,心向诗意栖居。技术创新中心数据显示,在深度游客量前50位的景区中,有33家景区中30岁以下游客占比超过三成,年轻人成为国庆中秋假期游客的主力军。美团旅行预定数据显示,截至9月22日,2025年国庆中秋文旅预订同比增速达 73%,其中00后年轻游客占比达到 62%,18到29岁的年轻人在“十一”机票预订人群占比达到 46%,体现了年轻人对假期旅游的强烈需求和积极参与。与近年突显的“特种兵式”高强度、赶景点旅游方式不同,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年轻人转向注重“充电式”探索旅行——在沉浸式、慢节奏的旅行中寻找生活的诗意与精神的栖居。无论是体验民族国潮服饰、跟非遗传承人学手艺、选择早市附近酒店、探秘工业遗址、环岛畅游骑行、夜游灯光演绎、复古妆造打卡古建、拒绝疲惫无痛上山支付“窝囊费”等,年轻游客倾向于通过深度体验与精致生活结合的方式,让旅行不仅是脚步的丈量,更成为心灵的放松与充盈,在自然面前与自己的和解,为国内旅游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同时AI旅行助手使用频率显著提升,据飞猪数据显示,对展品、景点、建筑等拍照听专业讲解服务的AI拍照讲解功能,成为用户的新喜好。
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技术创新中心监测的85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共接待深度游游客(在度假区停留2小时以上的游客人数,本部分以下简称“深度游”)3031.6万人,其中前20的度假区共接待游客1523万人,承担一半以上接待量,平均每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接待76.14万人。对比2024年国庆假期前20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日均深度游客量,实现3.4%的增长。
表2 国庆中秋假期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游客量TOP20
注:图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数体现
过夜游热度上升,提前出行尽享闲情。技术创新中心监测的85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游客在度假区的停留时间显著增长,近程游客占比较高。在深度游客量前20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中,近程游客占比达到70%以上的度假区数量达到13家,平均停留天数为2天。携程数据也显示,“夜游”相关搜索热度环比增长超过 200%。假期期间,游客出行呈现两极化:有人因堵在路上而停滞,有人已进入轻松“度假模式”。根据百度地图的数据,全国主要高速公路部分路段拥堵从9月30日晚间持续至10月1日上午,北上广深等中心城市出发的长线自驾游游客普遍经历了“跨昼夜”堵车的煎熬。9月30日,全国高速公路平均拥堵里程达到 2193.62公里,同比上升 30.11%。
团圆出游两不误,家庭自驾享闲适。度假游为游客实现“阖家团圆”和休闲出游的目标提供了理想空间——宽敞舒适的住宿环境、丰富多样的亲子活动,以及贴心的服务设施,让出行既能放松身心,又能共享团圆。家庭出游成为国庆中秋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哪儿大数据显示,节日期间乘坐飞机的用户中,超过40%为家庭出行。马蜂窝数据显示,近一周各地“自驾”相关热度平均上涨超过100%,多样化的交通选择让游客出行更便捷,也让旅途中团聚与休闲兼得成为可能。
四、城市和省份旅游热度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跨市深度游游客量(来自其他城市且在该城市停留6小时以上的游客人数,本部分以下简称“外地深度游客”)前30名的城市共接待外地深度游客3.16亿人,平均每个城市接待外地深度游客1055万人。对比2024年国庆假期情况,前30名的接待外地深度游客的城市平均每日接待量实现13.0%的增长。TOP3热门城市分别是成都市、重庆市和北京市。
表3 国庆中秋假期城市外地深度游客量TOP30
注:图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数体现
省域深度游游客量(省内各城市外地深度游客量加总去重,不考虑直辖市)前15名的省区共接待66828万人,平均每个省级目的地接待深度游客4455.2万人,河南省、湖南省、河北省位列省域深度游客量前三位。
表4 国庆中秋假期各省深度游客量TOP15
注:图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数体现
大城小镇互促共荣,业态活力潜能释放。技术创新中心数据显示,一线大城市依旧是游假期出游的首选。国庆中秋假期,北京再度成为游客出游的首选地之一。以“京彩秋韵 双节同庆”为主题,北京推出 4200余场特色文旅活动,让游客在浓厚节日氛围中领略古都文化魅力。国庆中秋假期,北京累计接待游客2509.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31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4.7%,显示出首都强大的吸引力和消费动能。此外,县域小城凭借独特资源和文化魅力脱颖而出,成为假期出游的新焦点。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连接关岭和贞丰的花江峡谷大桥国庆前试运营,开启桥旅融合新模式,国庆当日接待游客量约2万人次,带动周边村寨——五里村科力寨单日进入车辆突破1万辆。去哪儿数据显示,人少景美、拥有小机场的城市,机票预订增幅最为显著。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新疆吐鲁番、湖北十堰机票预订同比增幅均超过 100%;四川攀枝花、云南普洱增幅逾 70%;湖南永州、西藏林芝增幅超过 60%。大城市体验繁华,小城收获静谧舒适,大城市与小城双向增长,满足了都市游客对品质化、便利化的旅游需求,也激发了小城旅游的潜力。
文旅融合提速快,体验经济热度高。大众文化旅游消费的快速流变,促进文旅消费从单一、表层的感知向体验性融合,游客越来越倾向于“为情绪买单、为体验付费”。游客对沉浸式文化体验需求强烈,故宫博物院的客流指数继续引领文博院馆,同程旅行数据显示,苏州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洛阳博物馆等场馆参观热度一直持续至中秋前后。“阖家团圆”也带动了餐饮消费的新高潮。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中秋节期间,餐厅上座率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其中以家庭团圆为主的3至4人包间上座率增幅超过 90%。不少餐饮商家还增加了月饼制作、DIY灯笼等互动体验环节。同时,各类中秋文创产品和潮流玩具也深受消费者欢迎,体现出体验经济在假期文旅消费中的重要地位。
五、出入境游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计保障1634.3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日均204.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1.5%,单日出入境通关最高峰出现在10月4日,达235.3万人次。其中:
- 内地居民出入境916.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9.6%;
- 港澳台居民574.4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2.2%;
- 外国人143.4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1.6%;
- 入境外国人75.1万人次,适用免签政策入境53.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9.8%、46.8%。
根据技术创新中心的数据,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入境深度游(指来自境外并在大陆城市停留6小时以上的游客)大数据显示,前15的省级目的地共接待入境深度游客446.9万人,平均每省接待29.79万人。入境深度游前三名的省份分别是广东省、福建省和浙江省。
表5 国庆中秋假期省级入境深度游客量TOP20
注:图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数体现
前20名的热门城市目的地共接待入境深度游客255.5万人,平均每座城市接待约12.77万人。入境深度游客量前三名的城市分别是深圳市、广州市和珠海市。
表6 国庆中秋假期城市入境深度游客量TOP20
注:图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数体现
入境旅游热度高涨,海外游客共团圆。技术创新中心数据显示,在入境游客源国前十五位中,美国、缅甸和马来西亚游客的入境热度最高。携程数据显示,节日期间韩国、美国、俄罗斯、日本、马来西亚等假期热门入境客源国的游客,不仅选择欣赏中国的自然风光和城市景观,更主动融入传统节庆文化。在中秋佳节,海外游客通过亲手制月饼、编宫灯及汉服赏月,深入体验中国传统节庆的魅力,直观地感受中国佳节魅力。境外游客对中国的探索愈发广泛和深入,去哪儿数据显示,国庆中秋长假期间,使用非中国护照预订国内航班的机票量同比增长 33%,目的地覆盖近百个城市。值得注意的是,于9月15日开始实施的对俄免签政策提振了俄罗斯游客来华热情。在携程公布的“最受俄罗斯游客欢迎的十大中国城市及其亮点”榜单中,北京、三亚、上海、广州、哈尔滨、成都、深圳、西安、张家界、杭州入围。整体来看,入境旅游文化参与度提升、节庆体验丰富,展现了文化“出海”的生动实践。
表7 国庆中秋假期入境深度游客来源国家和地区TOP20
注:图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数体现
出境长线游热度上升,出境目的地持续拓展。携程数据显示,日本、泰国、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等周边国家凭借地理距离近、签证便利等优势,仍然是中国游客的首选短途出境目的地。8天长假让长线出境游的需求明显增长。马蜂窝数据显示,澳大利亚以及欧洲多国的长线游订单在十一长假期间显著攀升。俄罗斯因免签政策,其关注度大涨 157%,吸引了大量游客提前规划出行。携程数据显示,冰岛、挪威等北欧目的地的出境订单同比翻倍增长,而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热门欧洲线路的订单增幅也达到约70%。
数据说明:
(1)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游客行为监测与决策服务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监测数据。(2)景区、度假区深度游客量是指离开常住地10公里、6小时以上,且在景区、滑雪旅游度假地停留1小时以上,在度假区停留2小时以上的游客人数,1人多次进出目的地计为1人。(3)城市外地深度游客量是指离开常住城市10公里且在目的地城市停留6小时以上的游客人数,1人到访城市多个目的地或停留多天计为1人。
扩展阅读: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数读: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旅游市场晴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