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游】11月14日,外交部和中国驻日本使领馆郑重提醒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已在日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当地治安形势,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自我保护。15日,中国国际航空、南方航空、东方航空、海南航空、四川航空、厦门航空六家航司相继发布通知,对于出行日期在12月31日之前,涉及日本相关航线且符合相关条件的客票,可予以免费退改处理。英国《卫报》及香港《南华早报》17日援引资深航空分析师最新消息称,在此背景下,自11月15日以来,中国各大航空公司已有约50万张赴日机票被游客退订。
文旅部响应迅速,于11月16日晚发文,提醒中国游客近期避免前往日本旅游。中日旅游进入“急冻”模式。

©即梦AI
惊魂72小时
日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公然宣称,“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暗示可能武力介入台海问题。这是日本战败以来,日本在任领导人首次在台湾问题上表达试图武装介入的野心。
言论一出举世哗然,不仅中国严正抗议,此言论在日本本土也得到了猛烈的反对。日本前首相石破茂等一众政界影响力人士表示,在台湾问题上,历届日本政府一直在避免发表类似“如果出现某种情况就会这样做”的确定性言论。特别是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发文强调,台湾就是中国的内政问题,而日本不该干涉。众多有正义感的日本民众也呼吁:撤回发言,赶快道歉!
中国政府在高市早苗错误言论发布后,中国外交部、国防部、国台办等均进行了抗议与沟通,同时外交部提醒公众“避免赴日”。 11月15日,国航、南航、东航、海航、川航、厦航等航司相继发布通知,对于出行日期在12月31日之前,涉及日本相关航线且符合相关条件的客票,可予以免费退改处理。鉴于中国政府的严正态度,日本旅游股票应声而落,日本航空一度下跌5.8%,17日,东京迪士尼度假区运营商日本东方乐园公司收盘下跌5.68%。
日本共同社称,中国采取的呼吁公民暂缓赴日等措施对日本而言“超出预期”。有政府相关人士称,“当前正处于分岔路口”,担忧若局势进一步陷入僵持,有可能遭受经济反制。
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研究员木内登英11月16日表示,若访日中国游客大幅减少,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将减少0.36%,初步计算经济损失将达2.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11.6亿元。
为了挽回局面,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彰于11月17日起访问中国,与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等人举行会谈。报道称,在会谈中,金井正彰将说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的涉台发言并未改变日方一贯立场,同时传达“即便双方存在立场分歧,也应避免影响人员交流”的立场。
国内旅游消费转移
由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引发的动荡,也于11月17日(周一)传递到国内。多家旅游企业已有所动作:北京某旅行社下架日本目的地相关产品6000+条(已上架+无团期),站内日本相关内容也全部屏蔽。上海某旅行社退团量达60%,也有一些其他游客开始把目光转向了其他目的地。
据去哪儿旅行数据,热门出境游目的地次序已经重排。从已下单的国际机票票量来看,韩国在刚刚过去的周末(11月15日-16日)成为新晋TOP1出境游热门目的地,此外,飞往泰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印度尼西亚的机票预订量靠前。
从机票搜索量来看,韩国同样排在首位。去哪儿旅行大数据显示,截至11月17日,韩国首尔是出境机票搜索量最高的目的地。此外,搜索指数较高的目的地还包括泰国曼谷、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吉隆坡、中国澳门、澳大利亚悉尼和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其中,新加坡、 悉尼、巴厘岛的搜索量环比上周增长均超过10%。
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杨涵分析,从当前到2025年年底,中国游客的错峰出境游需求依然旺盛。部分赴日游客转向其他目的地,游客选择更趋多元化。韩国目前已经取代日本,成为最受欢迎的出境游目的地;飞行距离较近的中国香港、澳门,以及出行性价比较高的东南亚国家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依旧热门。
众信旅游集团媒介公关经理李梦然透露:“目前巴厘岛、富国岛、马来西亚等目的地产品咨询量上涨20%,特别是元旦等节假日的其他目的地咨询量上涨程度有所提升。”
不过也有部分旅行社负责人表示,目前影响还处于事件发酵初期,表现不是很明显,市场反映有可能滞后,需要更长期来看,有可能会影响到今年元旦等重要假期出行。对于一些自由行客人,虽然机票能退改,但是旅游环节中还有酒店、地接等费用支出,可能会考虑得更多一些。“总之,我们希望世界和平,日方需要谨记历史,不要重蹈覆辙。”
对于赴日旅游团队是否会暂停等问题,中国旅行社协会回应称:目前没得到相关的工作指示。
赴日旅游前景如何?
日本曾经是中国游客最热衷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一衣带水的位置、相近的文化体验又不失异域风情,让日本成为很多城市白领的周末好去处。
日本交通公社(JTB)曾预计2025年访日海外游客数量将首次突破4000万人大关,较2024年增长9%。其中,前三季度中国内地赴日游客累计748.7万人次,同比增长42.7%,占日本外国游客总数的23.7%,连续多月位居各国首位。消费额达1.8万亿日元(约827亿人民币),占外国游客总消费的30%以上。据悉,中国游客人均消费达到了32.4万日元(约1.56万元人民币),是韩国、美国游客的2-3倍,因此,研究机构指出,若中国游客减少六成,日本单季度GDP可能下降0.21个百分点。
不过,进入10月就进入了赴日旅游的淡季,主要是航班量有所减少。
根据航班管家DAST最新数据,10月中国大陆至日本往返航班量较9月减少471班次,而受民航换季及市场因素影响,中国大陆-日本周度航班量下滑,第45周(11.03-11.09)周航班量1189班次,恢复率(较2019年同期)为82.9%,环比第40周下降14.5%。而现在由于日方高层言论干扰,航班将继续下滑是板上钉钉的了。

数据来源:航班管家DAST
多位旅游业者表示,中日关系对于两国旅游业影响巨大,“国民好感度”是游客选择目的地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已有迹象表明游客也比较慎重。从事二十余年中日旅游的北京才纳派克商务会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林表示,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赴日游肯定会受到影响,但各方在做各种努力降低负面影响,日前日本外交部高层访华,从驻日使馆转发新华社的文稿里看双方在北京进行了磋商、事态并未升级,但对元旦旅游市场一定会有影响。而未来,日本如何在中美之间“走钢丝”确实需要“功夫”。(品橙旅游Lisa)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赴日寒流,旅游市场进入“急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