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品橙 |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每天带来及时、专业的旅游行业资讯,欢迎查找并添加微信公众账号pinchain

中秋节看旅游业:雪崩之下雪花冤不冤?

来源:数字动能研究

旅游是时间和休闲研究领域的重头戏,所以多年来也是我们的研究对象。中秋旅游旺季,疫情又起,旅游业被煎熬得冰火翻腾,冤不冤?两年来,旅游业几经折腾,始终没有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0%,这还只是收入层面。利润层面则基本是负的,失业困扰着至少半数以上的旅游人。

旅游是时间和休闲研究领域的重头戏,所以多年来也是我们的研究对象。中秋旅游旺季,疫情又起,旅游业被煎熬得冰火翻腾,冤不冤?

1、两年来,旅游业几经折腾,始终没有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0%,这还只是收入层面。利润层面则基本是负的,失业困扰着至少半数以上的旅游人。

2、雪崩之下有没有无辜的雪花?没有!

(1)旅行社靠信息差和规模化挣钱的时代5年前就注定过去了,旅游人不信,外来人也不信。OTA们不断侵占个人数据,杀熟,大打价格战。

(2)景区靠门票经济和地产溢价的时代5年前就注定过去了,旅游人不信,外来人也不信。上市景区只会门票、缆车、游船上做文章,地产商转型瞄准游客人头税。

(3)酒店靠连锁化和个性化的时代5年前就注定过去了,旅游人不信,外来人也不信。酒店连锁从线下开到线上、各种主题(电影主题、科技主题、剧本杀、沉浸式…)充斥酒店。

3、疫情对经济是负向冲击,对旅游业是正向冲击–提前报警、强制进化。旅游业疫情前拒绝进化的根本在于,消费受众规模大但处于信息弱势,较长时期内尚给旅游业留有蚕食空间。疫情冲击下,消费基数锐减,信息弱势方被迫止损,于是信息优势方无利可获。

4、旅游人很少关注经济大势和政策规律,势必被动。

(1)人口趋势是下降,规模化消费退潮。

房地产就比旅游业醒得早,早早开始转型。旅游业对“人头费经济”依赖甚深,以变现快、消费多为优势,但人口趋势不再支持这个模式。

(2)政策趋势是民生,公物暴利退潮。

原国家旅游局为什么被并进文化部而不是商务部?景区做为准公物(公共物品),拒绝暴利,更拒绝门票经济。追求共富,首先是公共服务均等化。将眼光锁定于景区门票、二销、乐园化、科技金融化、资产证券化、盈利递增……,疫情加速了这种模式的弊端。

(3)经济趋势是平缓,高利润化退潮。

酒店连锁化发轫于美国的经济繁荣期,经济越繁荣,越适合连锁扩张。另,酒店业对个性化误解很深,以为凡个性化就是“好的”,于是跟别人学什么“剧本杀”“沉浸式”“科技化”,忘记了行业属性和经济趋势前置条件。经济下行期,对传统服务业的要求是回归本质、价平物实。请参照日本人野口悠纪雄谈到的“日本式服务”如何在衰退中重生。

5、旅游经济的根本特征是“能否提高个体的潜在人力资本”,古人早已揭示此秘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运营的根本特征是“能否为出游的人提供刚性服务”。背离以上两点的旅游业,早应出局,势必出局。

旅游业被摧残得不无辜,那么,旅游业如何接受疫情的提醒?建议如下:

(1)OTA应吸取滴滴的教训,告别侵占个人数据、玩“算法游戏”的做法。一是可以借鉴“百度经验”,利用游客数据优化和提升旅游装备业的尖端华和人性化,进军“人机智能”旅游业;二是OTA和旅行社的本质功能是满足出游时个体无法满足的服务需求,如当前的安全卫生需求、疫情护照需求、疫区防范知识,同时,应实现游客的人力资本提升,因此,OTA的发展之路是利用信息优势进军“旅游知识产业”(文化休闲)和“出游保障业”(旅游救援、危机防范、急情应援、全息助游等“人机协同”业务)。

(2)景区的未来不在于观光,不在于旅游,甚至不在于度假,而在于为度假游客提供“文化背景板”。度假是趋势,小型化度假村是趋势。上市公司“天目湖”是这个模式的雏形。度假村需要有景区做“文化背景板”才能吸引住客。景点以后挣不了快钱,属于“城外博物馆”,走不赔钱的非盈利组织模式。但景区也可以挣更高尚的钱,比如“文化产权交易”,将独有的景区风景做成区块链产品进行金融化……..(方向即此、不一而足)。

(3)酒店的趋势是“睡眠服务”。日本是极致例子,美国是普适例子。经济危机洗涤多次后,看看日、美的酒店业在做什么?搞个性化?追科技化?玩连锁化?在巨大的人口趋减、增速回落形态下,传统服务业的边界趋势不是“胀边”而是“核缩”。能满足最安全、最卫生、最优质睡眠功能的酒店就是未来酒店。也是疫情必将放过的酒店。原因在于消费平减化所带来的分工经济趋势(不展开说了,太啰嗦)。(原题《中秋节看旅游业:雪崩之下雪花冤不冤?》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教授 魏翔)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中秋节看旅游业:雪崩之下雪花冤不冤?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