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品橙 |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每天带来及时、专业的旅游行业资讯,欢迎查找并添加微信公众账号pinchain

杭州市余杭区青山村:“未来乡村实验区”

来源:浙江省自然资源厅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青山村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拓宽“两山”转化路径,从一个乡村小水源地保护项目起步,建立了公益组织、政府、企业及村民、社会公众等共同参与的可持续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形成了“保护者受益、利益相关方参与、全社会共建共享”的多赢局面。

编者按: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青山村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拓宽“两山”转化路径,从一个乡村小水源地保护项目起步,建立了公益组织、政府、企业及村民、社会公众等共同参与的可持续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形成了“保护者受益、利益相关方参与、全社会共建共享”的多赢局面。

摄图网_501065097_wx_美丽的杭州余杭南湖(企业商用)

©摄图网

从浙江省杭州市中心的武林广场出发,驱车50分钟就来到了余杭区的“未来乡村实验区”——黄湖镇青山村。

远眺青山村,那里和许多村庄并无二致,走进去却发现村里的民宿不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家家户户都有强烈的生态环保意识。与很多只剩下“空巢老人”或是周末才能看到游客的村庄不同,青山村吸引了来自各地的设计师、创客常驻,还有金发碧眼的“外国村民”。“新老村民”时常坐在一起,就村里的规划建设等议题开启“头脑风暴”⋯⋯

今年年初,青山村建立水基金促进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的做法,入选第三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一滴水”,带来绿水青山

青山村的变化,要从“一滴水”说起。

2015年,大自然保护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决定在浙江实施一个乡村小水源地保护项目。

“我们调研发现,相比全国各大流域正在开展的生态保护项目,农村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机制还有待完善。”协会工作人员、小水源地保护项目执行人张海江介绍,项目组经过充分考察,决定在青山村龙坞水库实施该项目。

该项目由协会联合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万向信托等合作伙伴组建的水基金——善水基金提供了33万元启动资金。

“我们检测发现,当时的龙坞水库水质有些指标超标。”张海江说,项目组通过调查分析,锁定了水质污染的源头:水库周边的竹林使用了大量化肥、农药、除草剂。

为解决污染问题,项目组依托善水基金,以高于村民种植竹子收益的价格,把水库周边500亩林地使用权从43户村民手中流转过来,对竹林进行集中管理,有效控制了农药、化肥等的使用。

“善水基金每年平均付给村民补偿金约172元/亩,比村民自营竹林的收益高了近20%。”张海江介绍,短短3年时间,龙坞水库的水质明显改善,达到了一类水质标准,让村民喝上了放心水。

饮用水安全了,收益也高了,从小水源地保护项目中受益的村民,生态环保意识更强了。如今,保护青山村生态环境已是全村共识。

随着小水源地保护项目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青山村。

一片绿,换来金山银山

2016年,项目组以宣传小水源地保护成果为出发点,找到了余杭融设计图书馆,共同策划了以水为主题的展览项目。

没想到,设计师与村民共同创作的《水的一生》登上了“米兰设计周”。村民们用传统竹编技艺生动展现了水蒸气、云雨、叶子等意象,让更多人知道了青山村水源地保护的故事。

通过这次合作,青山村小水源地保护的故事、村中已废弃的东坞礼堂、村民共同参与作品创作的经历……促使融设计图书馆团队找到了理想的创作环境。

于是,青山村迎来了一批“新村民”——融设计图书馆的20多名员工入驻青山村,其中包括两名外籍设计师。

此后,项目组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创办了青山自然学校,开发了可承接户外拓展、亲子研学等活动的课程。

得益于融设计图书馆、青山自然学校的“引流”,对生态环保、艺术设计、乡村生活等感兴趣的人,纷纷来到青山村,为村里带来了发展农家乐、民宿的商机。

一些村民将闲置的农房拾掇出来,开门迎客。村集体也在项目组的支持下,开发了“自然好邻居”农家乐、民宿线上推荐平台,由青山旅游公司负责运营。

“我们村的变化,是从保护生态开始的。”青山村党委书记林红介绍,村里和加入“自然好邻居”的村民签订了不提供一次性用品、自觉践行生态环保理念的协议书,共同呵护青山村生态环境。

“村里对于践行生态环保理念效果好的农家乐、民宿,会在‘自然好邻居’上优先推荐。”林红告诉记者,村里已有70余户村民加入了“自然好邻居”,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带动了200余名村民直接就业。

同时,政府部门加大了对青山村生态保护修复的资金投入。据黄湖镇副镇长俞洲洋介绍,2019年以来,当地政府在青山村投入的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资金超过1000万元。

近年来,青山村的“两山”转化之路越走越宽,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变化,道路更通畅了,村民饮用水双管网搭建好了,足球场、网球场也建起来了……吸引了印力田园综合体、麦芒体育运动基地、有材花园青少年研学基地入驻,“新村民”队伍持续壮大。

2019年,余杭区提出在青山村打造“未来乡村实验区”。据相关部门测算,从投资33万元的水基金起步,青山村已撬动上亿元发展资金。

一个村,让生态保护补偿变现

青山村是如何从水基金起步,实现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变现的?

“青山村水基金运营的直接收入已超过100万元,为水源地保护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农户、企业和个人可以通过投资、捐赠等形式,成为信托基金委托人,实现多方共赢。2021年,余杭水务集团和‘自然好邻居’投入了水源保护资金,形成小流域内受益者付费机制和模式。”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青山村建立了公益组织、政府、企业及村民、社会公众等共同参与的可持续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形成了“保护者受益、利益相关方参与、全社会共建共享”的多赢局面。

“在青山村,43户村民将500亩位于水源地汇水区内受化肥、农药施用影响最集中的林地承包经营权,以财产权信托方式委托给善水基金集中管理并获取补偿金。”谈及青山村的变化,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的马朋林博士认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市场化运行、可持续发展是其中的关键。“青山村完成林权登记到户,为公益组织实施生态保护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马朋林说。

生态环境改善后,在青山自然学校、融设计图书馆、“自然好邻居”等多元化、市场化力量的推动下,青山村打通了“两山”转化路径。

“这些项目的收益会直接反哺青山村,助力开展更多生态环保行动。”协会中国项目科学主任靳彤介绍,按照约定,除了践行生态环保理念,加入“自然好邻居”的村民会将一部分收益捐给善水基金,促进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可持续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青山村在形成“水基金支持环保—带来环境改善—催化美丽经济—收益反哺水基金”的生态产品价值转换闭环的同时,还构建了“新老村民”共同参与的村民自治组织,为村子的绿色发展建言献策。作为村里的“生态顾问”,青山自然学校拥有引进项目的“一票否决权”。

如今,青山村村集体年收入从2015年的30万元增至160余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不足3万元增至4.7万元。“青山村现已名声在外,许多项目都想进来,我们会绷紧生态环保这根弦。”林红介绍,目前,青山村龙坞水库已划定1.9平方公里的生态保护红线,是不能触碰的底线。

同时,在杭州市、余杭区的支持下,黄湖镇正谋划由青山村辐射带动周边乡村发展,共同编制乡村单元国土空间规划,实行资源共享,探索共同致富新模式。

据悉,下一步,杭州将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进乡村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地域文化建设、特色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助推乡村振兴。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杭州市余杭区青山村:“未来乡村实验区”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