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座、全球开园规模最大的乐高乐园近日在上海金山正式开园,为中国主题公园经济注入新活力。作为今年暑期亲子游最火目的地之一,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初步显现。不过在主题公园市场激烈竞争的背景下,乐高乐园也面临能否以精细化运营持续吸引客流的挑战。
国际乐园加码东方叙事
7月5日开园当日,上海最高气温超过37℃,不畏暑热的乐高迷热情不减,第一批游客提前两小时就抵达园区,静待10点开园时第一时间入园体验。他们中有不少人是从外地赶来,只为第一时间尝鲜“积木狂欢”之旅。
作为全球第11座乐高主题乐园,中国元素的沉浸式表达成为上海乐高乐园一大亮点,例如悟空小侠主题区以《西游记》为灵感,将金箍棒元素与乐高拼搭艺术结合;在“迷你天地”室内区域,上海陆家嘴高楼群、北京故宫太和殿等诸多乐高积木拼搭而成的建筑群跃入眼帘,不少模型融入了太和殿前舞龙表演、人民广场相亲角、枫泾古镇粽子摊等细节。
默林娱乐集团首席执行官菲奥娜·伊斯特伍德表示,上海乐高乐园融合了全球乐高乐园经典体验,还结合了丰富的中国元素和在地文化,为中国游客带来一个既具有全球辨识度又能引起本地共鸣的玩乐目的地,乐园独有的中国元素也将为全球乐高迷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经历数年酝酿及筹建,上海乐高乐园对金山区的带动效应已初现端倪。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暑期金山区上海本地旅客的酒店预订占比仅三成,超七成为外省市旅客,而在去年同期,上海本地旅客预订占比超过五成。
后期运营面临口碑挑战
不过,这座乐高乐园试运营阶段也因高票价、过山车设备故障、乐园酒店“入住晚、退房早”等问题遭消费者吐槽。记者注意到,和上海迪士尼乐园、北京环球度假区两个国内顶流主题乐园开园时的盛况相比,上海乐高乐园开园“冷清”许多,二手交易平台基本没有“黄牛”炒作的高价票出现。
业界分析,新投入运营的上海乐高乐园面临客源过于聚焦、交通配套尚未完善等问题。乐园客源定位为拥有2岁至12岁的亲子家庭,日常出行高度集中于周末及节假日;在配套设施方面,乐园距离市区较远,配套交通设施有待完善。姗姗来迟的乐高乐园想要打破“北环球、南上迪”平分秋色的格局并不容易。
“上海乐高乐园如果能在7至10年内回本,即算成功。”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认为,达成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年客流量达到200万至300万人次,且二次消费占比显著提升。相关部门还需要考虑配套更多的公共设施,吸引更多游客前往乐园消费。
乐园成区域经济新引擎
今年暑期,一场关于“快乐经济”的乐园混战提前进入白热化阶段。据不完全统计,6月至8月,新开园或焕新回归的主题乐园多达8座,超过往年暑期开园规模。
就在上海乐高乐园开园的同日,广州的星纪世界南湖乐园在升级改造后开园迎客。仅6月单月,就有青岛东方伊甸园、上海耀雪水世界室外乐园、江西吉安欢乐世界、苏州乐园水世界4座乐园开园运营。另据了解,以经典动漫《航海王》为主题的乐园项目“航海王冒险嘉年华”预计7月20日在上海浦东落成并开放;浙江丽水动物园项目“山海猩球”也宣称将在暑期迎客。
与普通旅游景点相比,主题公园凭借独特的IP魅力和沉浸式体验,具备强大的聚客能力,往往成为城市旅游的重要名片。更重要的是,主题公园每创造1元的经营收入,可带动3.8元的城市经济收入,并进一步撬动12元至15元的上下游产业链产值,因而成为区域经济的拉动引擎。
以“中国主题乐园第一县”郑州中牟县为例,拥有包括郑州方特欢乐世界等8家主题乐园,今年暑期中牟县酒店预订量比未建成主题乐园的2019年同期增长50倍。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陈晓双表示,暑假本就是主题公园的黄金期,对周边酒店餐饮等消费的拉动“乘数效应”会更加凸显。
不过,当前游客消费仍较过往谨慎,二次消费增长不明显。林焕杰认为,主题公园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能仅靠堆砌游乐设备,而是要围绕目标客群,结合项目体量,精心打磨特色IP,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原题:《暑期主题公园客流争夺白热化》潘福达)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暑期主题公园客流争夺白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