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是人文始祖神农氏(炎帝)开拓文明之地。对亿万炎黄子孙而言,那儿是神圣、神秘和神奇的;对无数中外游客来说,也是毕生神往、魂牵梦绕的。
30多年前,我在湖北锻炼时,曾不时耳闻神农架及“野人”的传说;之后,每到湖北差旅便有些许前往的憧憬,只因交通和时间不凑巧而难以成行。2025年深秋,这一夙愿终于得以实现;所踏访的是一条常规性观光旅游线,天燕景区—官门山—木鱼镇—神农坛—神农顶—天生桥。身为一位专业的旅游从业者,也因此有一些感触和思考。

一、观光旅游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神农架林区”是湖北省在鄂西北设立的副厅级直属机构,是中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域,地域面积3200平方公里、居民约6.5万人。相传,由于神农氏在此筚路蓝缕、拓荒创业,有所谓神农“三架之说”,到清代便有了神农架地名的记载。神农尝百草之类的历史传说,大抵应发生在此地。
神农架当下的旅游已步入快速发展期。产品结构仍以观光游为主导,其它业态正在快速兴起中;由于长期以来的交通屏蔽,神农架所处又相对稍偏,便使得旅游热度至今未达炙热状态,未来5-10年仍将有较大增长空间。就直观而言,对当下旅游发展有几个轮廓性印象:
一是观光产品已较成体系。据导游介绍,神农架大致有5片旅游区域,我实地前往了其中的4片,只有大九湖片区由于前一段雨大路毁而未到达。就眼下季节来看,旅游吸引物属中上等水平,接待和配套条件较为完备,游人不算密集。
二是客源输入通道比较畅通。神农架对外的交通主要依靠高铁和自驾车,还有4C级的神农架支线机场作为补充。每日经过神农架站的高铁往返约40列,其中的G1158/G1155(巴东站-广州白云站)、G3452(汉口站-昆明南站)、G6786(南通-贵阳北),是高铁网“八纵八横”中的京昆通道的关键线路;此外,兴山站、保康站也紧邻神农架,与通达郑州与重庆高铁相连接。部分远程游客,也可降落武汉、十堰、重庆机场,再坐高铁或汽车前往神农架。
三是神农架有较大旅游魅力。一是神农氏的历史传说,二是野人出没的神秘传闻,三是世界遗产、地质公园、5A级景区的名号影响。
四是近年旅游发展明显提速。疫情之后,旅游呈两位数增长。2023年重点景区接待游客438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18.05亿元,同比增长48%、35%;2024年实现旅游接待和收入分别较2019年增长28%、24%;2025年,旅游旺季和主要节假日游人如织、络绎不绝,说明旅游业正呈蓬勃发展之势。
五是宣传营销加大力度。2025年4月21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印发有关“行动方案”,提出打造“神武峡”国际生态旅游精品线路,串联起7处世界级自然与文化地标、12处国家5A级景区。“神武峡”之“神”就指神农架,如此高位与力度的宣传营销,对神农架来说是空前的。
放眼未来,神农架旅游发展也应有必要的忧患意识,需要未雨绸缪,超前应对。神农架资源的本底优势,主要在地貌特征和生态环境,若仅聚焦于观光旅游,实乃弃长就短,最终挖潜还需回归本底优势。客观来看,神农架观光资源可列入第一梯队,但很难归之于顶流。譬如,神农顶景色与张家界天子山、黄山西海大峡谷有些差距;大九湖仅有4个湖泊可观赏,其它的为泥炭沼泽或漏斗性的落水孔,故而有游客戏称之为“大九坑”;官门山的自然博物馆群,2024年评为三级博物馆,以旅游的视角看,展陈内容和表现形式有些老套和过时。此外,对京津、长三角、大湾区等主要客源地来说,下了长途客运工具、再接驳小交通也有费时较多的问题。
二、做好“神”文章关乎更大潜力
神农架旅游未来能否更好,争取到全国性乃至世界级影响,关键是做好一系列“神”的文章,加速旅游产品结构和旅游消费形态的优化,由短平快的大进大出的观光旅游,转变为节奏舒缓、参与多样、注重体验的复合型的旅游目的地。所谓做好“神”的系列文章,可从下列方面去思考和谋划:
–神圣。神农氏(炎帝),是与黄帝并称的人文始祖,发明了诸多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物品或技艺,教人制耒、稼穑、灌溉、筑屋、制陶、织麻、弓箭、医药、历法、市易等,推动华夏文明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神农架有“三架”之说,现仅在半山腰修筑一座神农塑像叫“神农坛”,属于人造景观的范畴,还应对神农氏的传说、遗迹、民俗、非遗等神圣文化,进行产品化的深入发掘和开发。神农尝百草,就是开发研学、探险、生态、医养旅游的很好题材。

_cuva
–神秘。对大多数游客来说,充满神秘的“野人”极富市场魅力,也是宣传营销的好题材。法国尼斯湖的水怪,美洲百慕大三角洲的诡异现象,喀纳斯湖的不明水中生物等,大都如此。官门山科考馆所展陈的“野人”探索有些老套,应有高水平的策划提升,更应围绕此类的题材,策划相应的旅游科考或探险项目。
–神仙。吸引旅居度假者前来神农架,享受气候宜人的神仙般生活。由于平均海拔和森林覆盖率较高,使神农架成为知名的避暑度假目的地,一到夏季大有一房难求之势。临近景区的那些民宿,主要供给游客预订,房价也会明显上扬;未来旅居度假接待空间的拓展,应选择不靠近景区、但风光秀丽的一些村落,包括新华镇、松柏镇、阳日镇;关键是民宿应有诸多档次和风格,尤其是开发具有审美感、文化感和舒适感的作为产业引领者。
–神雪。神农架地处北纬31度,比我国大多数滑雪地相差10度以上,最显著的优势是“不冷”,雪质优、雪期长,被誉为“南方滑雪胜地”。大力倡导冬季旅游、冰雪旅游,可使赏雪、玩雪、滑雪为神农架增添神来之笔。2024年至2025年滑雪季,三大雪场接待游客24.04万人次,同比增长41.9%。现在滑雪客主要来自周边和大湾区,消费水平比较高。未来应加大雪场建设、加强服务保障、做好宣传营销。
–神奇。长期的交通和环境闭塞,形成了神农架独特的生态、植被和动植物资源,也才有“野人”出没之说,1975年还发生了当地姑娘陈传香赤手打死金钱豹的事儿。官门山的自然博物馆,馆藏2000多种、1.2万号植物标本和400多种、1000多号动物标本。有极富特色的神农架“四大宝药”,被生物学界称为“活化石”的60余种孓遗物种,还有金丝猴、华南虎、白熊、飞鼠、金雕、红腹锦鸡等珍稀动物。如此的宝藏和神奇之地,仅以三级博物馆的标本和图片展陈,是很难满足游客需求的,未来的大方向应是深入大自然,开展神农尝百草式的科考、探险、研学等活动。
–神勇。是指要利用高山峡谷、激流险滩的地形地貌,发展以户外性、技巧性、体验性为主的特种旅游。今年春,我写过一篇《怒江应成为特种旅游的宝藏之地》,介绍的诸多特种旅游项目,神农架都可逐步加以开展,如徒步越野、户外运动(越野骑行、户外拓展、房车露营、户外生存)、自然科考、野外探险、野水运动、极限运动(攀岩、蹦极、贴地速滑、山地公路轮滑速降、高空扁带行走)、低空飞行、拉力赛车等。
–神魅。文献资料显示,神农架是殷商文化、秦汉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的汇聚之地。长期的交通隔绝与地理封闭,保存和传承了诸多古老而淳朴的传统观念、信仰和习俗,如节俗、年俗、恋俗、婚俗、丧俗、酒俗、食俗,以及带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堂戏、皮影戏、打丧鼓、狩猎、薅草锣鼓、打火炮、吊锅等。这种异彩纷呈、独具魅力的地域文化,为旅游业提供了宝贵资源,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化与升级,也应开发为融合性的文旅产品。
上述的一些思考和感触,有些当地已付诸发展的行动,如冰雪旅游、旅居度假、特种旅游;今后应根据客源市场的发育,加强新业态和新产品研发,从发展战略上,推动神农架旅游早日步入产品结构和消费模式的转型发展。
三、着力补齐产业短板乃当务之急
跟上湖北省推进“神武峡”国际精品旅游线的节奏,神农架当下应着力消除发展的短板,主动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
一是提升宣传营销绩效。就接待规模和旅游收益而言,神农架尚不属于全国主流客源地所瞩目的首选旅游目的地。不少乘坐高铁而来的自助游客选择神农架站下车,由此抵达旅游集散地木鱼镇大致需要3小时车程,而若选择在周边的兴山站、保康站下车,接驳时间大致可缩短一半。由此说明,神农架旅游营销还不到位,让游客知道怎么来、怎么接驳、怎么旅游,是最起码的资讯传达。当然,旅游宣传营销情况如何,检验标准还要看赢得游客的实际效果。
二是解决旺季交通拥堵。神农架景区主要发布在西南部3个乡镇,高山峡谷的地形,造成道路资源稀缺,每到旅游旺季(尤以7月中旬到8月中旬)便十分拥堵。主因是自驾车流量大、景区停车位少,又没有通勤车辆负责运送游客。破解之道,一是借鉴山岳型景区的普遍做法,搞好景区通勤运输和交通保障;二是在旺季高峰期,采取预约和限流措施,以保证有序游览和旅游品质。
三是缩小淡旺季差距。近些年,神农架着力发展冰雪旅游,2024-2025年冰雪季接待游客50多万人。但全年旅游淡旺季依旧差距较大。据当地导游介绍,入冬后由于几乎无团,便至少全年有1/3时间处于歇业。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加大宣传营销,出台吸引淡季旅游的奖补措施,另一方面要做好旅游服务和保障,让游客感到游有所值,主动释放良好的口碑影响。
四是增加非观光产品比重。任何地方的旅游转型都不会一蹴而就,需要由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在全省力推“神武峡”精品旅游线的大势下,神农架应发掘和发挥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的底色优势,除了优化观光产品外,还应大力开发生态旅游、探险旅游、研学旅游、特种旅游、医养旅游、度假旅居等产品,在旅游的产品结构和消费模式的优化上,迈出更具实质性、跨越性的步伐。
期望在未来中国旅游的版图上,神农架不是观光旅游的代表,而是生态旅游、旅居度假、医养旅游等复合型旅游的典型,更是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标杆。也就是,当旅游者告别神农架时,所得到的不仅是走马观花的感官之娱,而应是沉浸式、体验性、心灵感应的“诗与远方”的全身心陶冶之旅。
(原题:《高舜礼:神农架的旅游,应重在“神”上发力》)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高舜礼:神农架的旅游,应重在“神”上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