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品橙 |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每天带来及时、专业的旅游行业资讯,欢迎查找并添加微信公众账号pinchain

黄欣伟:文创是一扇窄门

来源:评评谈谈才是ZHEN

窄门的提法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窄门的提法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用窄门的典故来解释文创,源自于“对文创没意见、对文创产业不看好”的复合态度,比起“文创将死”的绝对,将其形容为一扇窄门(而要进门的人却是蜂拥),是相对客观的话中有话,针对“未来是文创的天下”之蛊惑,权当是给将要投入一腔者的预防针。

事实上,一片“叫好但不叫做”之下,隐藏着三款关于文创的“其实没有说得那么好”。

01市场矛盾来自误解

一方面,在牌面逻辑或理论逻辑上,来自会议室的结论是一边倒的:“广袤文创,大有可为”。

支持文创的观点来自于哪里?

  1. 家号召,辅之以宏观宣传;
  2. 产业导向;
  3. 以及大小真假诸位专家的力挺。

支持文创的理由来自哪里?

  1. 奔小康的中国社会更需要精神食粮;
  2. 商品供应过剩且同质化之下的文创稀缺性;
  3. 来自海外和国内部分成功的文创案例所鼓舞。

但另一方面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象:

如果下沉到市场调研的一线,去抽样甚至采样小微型的文创商家,得到的结论可能是“反会议室的”,那些后悔介入文创的商家,对“会议室逻辑”终于有了切肤之痛。

误解之一:文创的市场没有想象那么大!

不要用诚品书店来一叶障目,即使在北上广深这类“消费能力强、消费热情高”的城市,小到文创产品&大到文创项目的举步维艰,就知道——某个被放大的成功案例,将其放到整个文创消费的总额中去切分,就微不足道了。

误解之二:喜欢和埋单、持续埋单是三回事!

要促成消费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喜欢,二是(喜欢到)愿意消费(的程度)。

事实上,喜欢和埋单是两个阶段,或者说“欢是可以随便承诺的,但消费是真金白银付出的”,至于要成就或养活一个商家或产业,不仅需要埋单,更需要“持续埋单”。

误解之三:都活在“中国市场足够大”的意淫里。

也有人将一介文创的生意,押注在富起来的老百姓“试探消费”。

试探消费的确存在:因为“不了解但好奇甚至随大流”的背景下冲动消费,导致“一人消费一次就足够了”的逻辑看起来存在,但这个沉默成本的前期是成本,而关于文创的成本认知,则引出供需双方不可调和的落差和矛盾。

02定价矛盾来自认知

前段时间,网上有“买家秀和卖家秀天差地别”的讲法,之所以一些退货最后搞到伤了和气,无非是“买家想要的”和“卖家认为自己提供的”之间的差距认知。

消费者的理念是自己已然消费,于是以“顾客是上帝”的思维来护体;

销售方的理念是既然价格低于实体店,消费者应该有对价仪式,“差不多就行了”。

上述道理无关文创,但上述案例说明供需之间一直是存在见解差异的,促成交易是这种差异有限,双方愿意协议平仓;反之则是双方的认知差异经过往复而最终无法缝合。

在买家和卖家先天的“屁股决定脑袋”落差之下,再把“文创”两个字加上去,这种矛盾或者沟壑是近了,还是远了?

答案是后者。

一方面,消费者的确因为文创产品的小批量而释放购买意向,但“愿意购买≠不顾一切地想要得到”,所以愿意接受溢价,但这个溢价的尺度,消费者自有尺度

另一方面,不论是文创的创作者或商家,都高估甚至远远高估了文创的价值——

前者属于“心血触动定价”,于是把创意、工艺、难度甚至作者品牌都折了现,还不包括流通领域中的硬性开销;

后者则属于“奇货可居定价”,看到了文创和常规商品的产量、供应量、市场期待(量),于是闭眼咬牙地按照“开张吃三年”的欲望定价,自然也忘不了他们更为熟稔的流通领域成本。

定价者和消费者的认知落差,导致前者乱开价而后者不买单。

说到底,“创意到底值多少钱”本来就是一个就事论事有一说一的事项,从“我喜欢”到“你喜欢”,当中至少隔着一条或窄或宽的什么洋!

大凡不成交的文创案例背后,双方所谓的各执一词无非就是“喜欢和价格”谈不拢,“愿意买”和“愿意什么价格买”,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双方各自楚河汉界。

03成交矛盾来自人性

至于说到客户层面的矛盾,那就更是一个“谁都不愿意主动(为对方)改变”的沟壑:

一种是客户自身的尴尬:喜欢的买不起,买得起的不一定喜欢;

一种是文创者自身的尴尬:做文创的都是文青都清高,清高的商业解释是“固执不变通”。

如果是客户自身的尴尬其实不难化解,因为“若喜欢的买不起”那么就“有请下一位”,只要把“喜欢且有消费力”的点人数,这个绝对量或大或小但至少是一个客户群体;

怕就怕文创者自身的尴尬:

  1. 把自己的审美强加于消费者;
  2. 就算消费者不认同也死扛,从需求出发?不存在的;
  3. 文创爱文青,但文青消费者和“文创期待的文青消费者”是两种概念。

说到底,客户肯定是文艺青年,但文艺青年不等于人傻钱多,也不能要求文艺青年“不准安装理性系统”,文创者的执拗其实是一种审美歧视,且不论该不该,“对不对”看账本就知道了。

文艺青年可以绝对可以极端,但作为消费者他们是用脚投票的;

文创者要吃饭要卷入商务,他们不能霸道到强迫他人的脚和钱包。

说到底,文创和生意是一对悖论:

一方面,不实行工业化就覆盖不了成本;

另一方面,工业化就失去文创的物以稀为贵。

文创如何是好?

“控制规模不让TA放大规模”是对文创最好的保护,但一旦成为并加入了商业,千军万马要分一杯羹,又如何是好?!

文创是不自由的。原题《黄欣伟:文创是一扇窄门》)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黄欣伟:文创是一扇窄门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