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游】近两年,“China Travel”是个热词,今年以来,多位国外网红在中国旅行的视频更是掀起了一波波小高潮。“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入境游并不仅仅是“热闹”。7月2日,携程集团创始人梁建章接受媒体采访,畅谈入境游。
在他看来,中国入境游将是中国旅游新的发力点与增长点,在拥有完善的旅游设施、深厚的旅游资源,以及不断打破行业瓶颈之际,中国的入境游发展令人期待。
以下为观点汇编。
非常看好入境游市场
在中国旅游本身具有强大的性价比跟竞争力的情况来看,我非常看好中国长期的入境游的发展。
我预计近几年入境游会是旅游行业的一个增量,旅游行业整体占GDP的比例也有望提升。从消费上看,日本旅游业在亚洲是第一的国家,它的旅游业占了GDP 的 1%—2%,中国也可以实现占GDP的1%—2% ,就实际上是把整个旅游产业提高了 10%—20% 的总量。有些国家如果有这么多外国游客来的话,它可能设施都不够了,但中国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中国的体量足够大。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入境游的机会也蛮大。因为入境游客人的需求比较发散,不同国家的游客对于语言服务和游玩产品会有不同需求,一些比较小众的旅行社如果专门服务某一国的游客,或者专注做某个城市的一条线路,可能会做得更好。
总之,这个市场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上海与西部城市更热
中国西部的城市,如成都、重庆、新疆在过去一段时间在社交媒体也得到了很多的传播,知名度得到有效提升,总体感觉会出现多点爆发的状态。
中国入境游的丰富性太强,而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对于东南亚的客人来说,我们希望他能够多次来,而且每次去不同的地方。这就不能把中国作为一个目的地来推广,要作为很多不同的目的地来推广。这个地方有最独特的山、最独特的水,或者最好的网红城市,最好的美食、夜店、演出等等。为了推广中国优秀的资源要全方位的、多点的宣传,使他们来很多次。其中我看好的是冰雪旅游,去新疆、黑龙江等地滑雪,这对于东南亚的客人来说可能会是一个兴奋点。
所以总体来说,中国入境游可以多点爆发。未来我们很有信心把中国做成韩国第一出境的目的地。
©摄图网
如何让入境游在GDP占比更高?
此外,针对各地区不同国家风俗也可以推出针对性的产品,如做一些穆斯林餐食方面的标识,可能对他们来中国旅游感觉更方便。我们也在开发针对穆斯林国家外国友人活动这样的旅游的体验,以及餐食的体验。
除了宣传问题,就是网络方面的瓶颈。外国人在中国想要上网的话,他们当然可以在酒店里面上Wifi,但如果它要需要很大流量的话,还是需要购买很贵的流量包。我们也在做很多努力,如让他们买 esim 卡解决上外网这个瓶颈。
AI技术有待提升
具备入境接待能力的国内酒店中,大约有数百万个房型需要翻译。然而,其中大约十分之一的房型名字不能直译,需要进行特别的翻译处理。比如在东北雪乡,有的雪景房叫“牤牛观雪”“隐居山林”,在建筑高低错落的重庆,有的高层江景房叫“云卷云舒”“一缕晨曦”。
针对这个难题,携程结合垂类大语言模型与数千名员工积累的酒店领域专业词汇库,将中文房型名称精准匹配至合适的外语表达并提供通俗化阐释。在多语言信息优化后,相关酒店的入境客流占比提升至50%以上,酒店入境订单增长30%,有效突破了客源增长瓶颈。
理想当中,AI就像一位全知全能的旅游专家一样,既能知道全球的各个地方好玩的东西价格,又能了解你去过哪些地方、你的偏好是什么,你的家庭成员的偏好是什么,然后给你出一个最佳的方案。我们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但是正因为旅游的多元性及技术的多元性,还在努力中。当然,我们AI的能力也正在不断地提高,我觉得未来有可能百分之七八十目前的需求都可以在 trip.com 上得到满足。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做好入境游,中国旅游业整体会有10%-20%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