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游】7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关于海南自贸港封关的具体时间,经党中央批准,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据悉,封关是指,将海南岛全岛建成一个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实施以“‘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
■“一线”放开,就是将海南自贸港与我国关境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作为“一线”,实施一系列自由便利进出举措。如,海南与境外(国际)间的贸易壁垒大幅降低,约74%的进口商品享受零关税(税目从1900个增至6600个)。除禁止/限制类清单外的货物、资金、人员可自由进出;
■“二线”管住,就是将海南自贸港与内地之间作为“二线”,针对“一线”放开的内容实施精准管理。也就是:海南与内地之间设置监管防线,从海南进入内地的货物需按进口规定管理(如征税、查验),避免零关税商品无序流入内地市场;
■岛内自由,就是在海南自贸港内,各类要素可以相对自由流通。这意味着岛内企业流通零关税货物免税,人员、资金、数据等要素自由流动,海关实施低干预、高效能的精准监管。
据传,选择 1978年改革开放同日(12月18日)启动,象征着深化开放的决心。封关后海南与国际的联系将更加便捷,这对于加快吸引全球优质要素集聚,促进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为全国改革开放探路开路,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到旅游业来看,“封关”有哪些机遇与挑战呢?
©摄图网
海南的四梁八柱
从立岛之初,旅游业就是海南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最新数据显示,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这四大主导产业在近5年内提高了13.7个百分点,占全省GDP比重67%。
目前,海南免签政策全国领跑,共85个国家可免签入境海南。人员的流动带来了经济的流动。
海南省乡村度假旅游协会执行会长孙相涛表示,“封关”听起来是“封”实际上是“放”。封关后将对海南出入境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随着海南的第五航权、第七航权航线的开放力度不断增加,预计来海南的国际游客,以及通过海南中转到内地各省的国际游客会有大幅度的增加。其次,由于免税商品的进一步扩充,国内旅游的客人会有急速的增长,对于住宿和餐饮也会有一个极大的带动性。此外,随着封关的到来,有可能会吸引一些国际上的旅游企业在海南扎根投资,也会带动海南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封关后,海南语言便利化、通讯便利化、支付便利化,都会相比国内其他城市更为开放,这对于我们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和国际化的从业者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基础。环境的改变也会倒逼着海南乡村旅游向国际化方面发展,同时将吸引国际上有一些做农文旅融合的企业在海南投资注资,使得海南乡村旅游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他说,“将海南真正打造成‘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将是我们年底封关后能看得到的景象。”
随着“海南封关”成为热搜,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截至7月23日中午12点,同程旅行平台上以“海南”为关键词的搜索量较前一日增长87%。
今年2月,在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小明和同程旅行CEO马和平的共同见证下,海南省政府与同程旅行签署了《海南省政府与同程旅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同程旅行将在产业投资基金、特色旅游项目开发及运营、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合作等方面,深度参与海南自贸港建设。
作为海南热带雨林主题景区的典型代表,同程旅行旗下的呀诺达热带雨林成为政策红利的受益者之一。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呀诺达热带雨林景区预订热度增长迅速,其中,入境游客接待人次同比翻倍。
呀诺达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入境免签、离岛免税等政策持续提升岛内旅游人气,随着海南全岛年底封关,预计将进一步激发海南免税购物,以及入境旅游市场的消费活力,旅行消费潜力预计将在元旦、春节,以及大中小学生寒假期间得到充分释放。为此,呀诺达景区也将提前在服务接待、整合营销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在基础设施、多语种服务等方面升级保障,迎接海内外游客的到访。
海南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旅游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陈耀总结认为,封关对于海南旅游的影响包括而不限于以下内容:
1.增加海南旅游的吸引力。
2.降低游客在海南旅游消费成本,促进更多的旅游消费。
3.有利于海南旅游开发中更好更便利的利用世界各国的资源。
4.有助于旅游实现促进文化交流、增进文明互鉴的新目标。
©摄图网
向“洋”而生,向海图强
7月23日,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冯飞表示,目前海南省的海洋经济占GDP(区域生产总值)比重为1/3,还需要继续发展。“海南省将坚持‘向海图强’,发展海洋经济,努力再造一个‘海上海南’。”
旅游也有一篇海上的大账可以算。
得益于“零关税”政策,三亚已聚集超过1400艘游艇,2024年出海量达12.79万艘次。封关后,境外游艇入岛手续简化,大众参与水上休闲旅游的成本将大幅降低。
凯撒旅业作为海南省唯一以旅游业作为主业的A股上市公司,根植海南、深度参与海南自贸港建设。特别是经历重整新生,成为青岛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后,凯撒旅业发挥海南、青岛及北京三地协同优势,持续结合海南省封关和海南自贸港发展契机,以海南省提出再造海上海南为背景及凯撒旅业战略规划,推动在海南发展以海洋旅游、滨海旅游为主线业务,同步协同现有旅游、食品和目的地三大板块业务。
目前凯撒旅业已完成三亚扬帆游艇俱乐部、国旅福建旅行社的收购,丰富了滨海精品旅游业务以及拓展了海南省30余家旅游门店,进一步整合了海南涉海资源,加速海南市场布局,推动海洋旅游业务规模化发展。
根据海南自贸港的进口原辅料“零关税”的政策,有助于凯撒旅业旗下食品板块深耕全球食品供应链,通过战略性开展“两头在外”(原料进口、成品出口)业务,显著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聚焦“加工增值”政策,布局高端制造,提升产品附加值,建立起高效合规的“海南加工增值内销”流程,让这些“海南产”食品以更具成本优势的价格进入内地市场。
凯撒旅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凯撒旅业将充分运用政策红利,将更多资源投入产品创新、服务升级、技术研发、品牌建设及人才引进等核心领域,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机遇与挑战
海南封关带来的是长期利好,但在短期内也会面临一些挑战。
有专家认为,主要面临的是“物价波动风险”与“监管挑战”:一方面,短期部分商品可能因需求激增涨价,如酒店业与物流业;另一方面,也需防范走私和“洗产地”行为。
海南大学法学院相关专家撰文指出,“分线管理”中“放”与“管”的矛盾焦点在于:只有充分放开“一线”,才能保障海南自贸港具有足够的自由,融入国际大循环,但“一线放开”就会带来风险后移。而只有有效管住“二线”,才能确保海南自贸港“一线”放开的风险不会溢至内地,但“管住”又势必影响到海南自贸港与内地经贸往来的便利。当前造成海南自贸港“分线管理”监管困局的主要原因是为提升“二线”便利而在“管”的方面做出了制度调整。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处理好“自由”与“便利”的价值取舍,明确优化“分线管理”的原则;其次应根据优化原则对监管模式进行合理设计;最后以法治化方式确保新的监管模式平稳运行。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文化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戴俊骋教授对品橙旅游表示,结构性涨价压力确实存在,封关初期,岛内消费需求可能会出现脉冲式上涨,若叠加暑假或年末旺季,涨价现象会更加明显。但“封关”并不是“封岛”,封关后的海南不是“更贵”,而是“更快分化”,过去低端、同质化的旅游供给会因竞争加剧被淘汰。
戴俊骋教授指出,封关后海南旅游市场将迎来可能的系列变化:一是更庞大的高净值海外客源显著增加,为企业转型带来了潜在机遇;二是外资旅游企业会借海南进入到我国市场,进而也给本土旅游企业带来了竞争压力;三是传统的景点观光及其配套的传统旅游企业将迎来挑战,需加速转向“免税+会展+医疗+体育”等复合型度假休闲业态升级。
他说:“企业需要提前锁定资源、优化供应链、深耕国际客源、做好国际旅游营销,就有可能在封关后迎来量价齐升的窗口期。”(品橙旅游Lisa)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海南封关在即,旅游业箭已离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