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品橙 |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每天带来及时、专业的旅游行业资讯,欢迎查找并添加微信公众账号pinchain

从老挝到中国 欧美背包客的旅游延伸潜力与开发策略

作者:品橙旅游

经济欠发达的老挝,如何能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客源地?传统观点认为,只有经济富裕的国家才能产生大量出境游客,但老挝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是本国游客的输出地,更是欧美长途旅行者在东南亚的重要中转站。

【品橙旅游】耳畔充盈着关西瀑布(Kuang Si Falls)的飞流轰鸣,我倚靠在三级瀑布旁的观景台上,除了泰国、越南的旅游团队外,终于听到了期待已久的法语、德语和英语交织的交谈声。这里是老挝琅勃拉邦最负盛名的景点,也是欧美背包客在东南亚“香蕉煎饼之路”上的必经之地。笔记本上记录着第17位受访者——来自爱尔兰的Sarah的话:“我原本计划从直接泰国去越南,但在曼谷的青年旅舍听说老挝这个‘被时间遗忘的地方’后,临时改变了行程。”

这样的故事在23位受访者中屡见不鲜。作为旅游研究者,此行调研目的是探究一个被主流旅游市场忽视的现象:经济欠发达的老挝,如何能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客源地?传统观点认为,只有经济富裕的国家才能产生大量出境游客,但老挝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是本国游客的输出地,更是欧美长途旅行者在东南亚的重要中转站。

微信图片_20250723083516
关西瀑布边的23个故事:欧美游客的旅行轨迹与需求分析

本文基于作者在老挝琅勃拉邦关西瀑布对23名来自法国、德国、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游客的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探讨了中国将老挝培育为重要旅游客源地的可行性。受访者基本信息如下:

表1:受访者人口统计学特征(N=23)

国家_page-0001
在本次调研中,来自德国的Markus说:“我选择旅行目的地主要考虑三个因素:独特的文化体验、自然景观和旅行成本。”

这代表了大多数受访者的观点。通过编码分析,影响他们行程决策的主要因素包括:

  • 社交媒体推荐(87%受访者提及)
  • 旅行成本(日均预算15-30美元)
  • 签证便利性
  • 与其他目的地的衔接便利性

值得注意的是,68%的受访者表示在规划东南亚行程时,将中国视为“过于庞大复杂的目的地”,而更倾向于选择泰国、老挝、越南等相对“易于掌控”的国家。这揭示了一个关键问题:中国在欧美背包客心中仍存在认知门槛。

从老挝到中国:未被开发的旅游延伸潜力

研究发现,尽管老挝本国出境旅游市场规模有限,但其作为欧美长途旅行者在东南亚的重要节点,蕴含着巨大的“一程多站”式旅游开发潜力。调研显示,68%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在结束老挝行程后考虑前往中国,尤其是云南、广西等邻近省份。

表2:受访者原定东南亚行程路线分布

主要行程路线_page-0001
“你知道从琅勃拉邦到中国有多方便吗?”当问及澳大利亚Jessica这个问题时,她惊讶地摇头。事实上,中老铁路已于2021年通车,从琅勃拉邦到中国磨憨口岸仅需4小时车程,但这一信息在背包客群体中知晓率不足20%。

表3:受访者对延伸至中国旅游的反馈(N=23)

老挝3
“如果有一个从琅勃拉邦出发的5-7天中国短途线路,包含少数民族文化和自然景观,价格控制在300美元以内,我会非常感兴趣。”法国的Élodie的建议颇具代表性。这对中国入境游的提示,开发“迷你中国游”产品可能是个突破口。

阻碍与机遇:实地调研发现的三个关键点

分析了前往老挝旅游的游客的旅游动机与线路偏好之后,调研发现在欧美客人延伸到中国旅游的“路途”中的第一只拦路虎: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关西瀑布的游客中心,调研收集了提供的所有旅游宣传资料,发现关于中国旅游的信息为零。以色列的Noah坦言:“我甚至不知道老挝和中国接壤。”这种信息断层直接导致潜在客源的流失。

其次,就是旅游产品缺失。

现有的跨国旅游产品大多集中在“泰国-老挝-越南”三角区域,中老之间的旅游产品几乎空白。澳大利亚打工度假者Josh说:“如果有靠谱的旅行社提供从琅勃拉邦到西双版纳的一站式服务,我愿意尝试。”

实际上,这些欧美背包客虽然总体预算有限,在老挝的日均消费约为25美元,但对特色体验(如少数民族村落走访、生态旅游项目)的支付意愿较高。这为设计高附加值旅游产品提供了可能。

开发策略:基于实地洞察的四个建议

随着240小时过境免签、区域性入境免签等一系列免签政策的进一步优化,“ChinaTravel”(中国游)的持续火爆,入境旅游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软实力、国际吸引力和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已经成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边境旅游也成为重要的入境游内容之一。在此,作者就中老旅游延伸服务提出四点建议:

1.打造“中老旅游走廊”

  • 建议以中老铁路为轴线,设计3-5条主题线路。例如:
  • “茶马古道新体验”(琅勃拉邦-勐腊-普洱,5天4晚)
  • “傣族文化深度行”(琅勃拉邦-景洪-打洛,7天6晚)产品价格控制在200-400美元区间,包含交通、住宿和部分特色体验。

2.实施“签证便利化组合拳”

  • 针对从老挝入境中国的欧美游客推出:
  • 口岸签证简化流程(提供酒店预订单即可)
  • 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扩展至陆路口岸
  • 电子签证快速通道

3. 建立“数字+地面”营销网络

  • 在Booking.com、Hostelworld等平台投放”中老联游”产品
  • 与琅勃拉邦知名青年旅舍合作设立”中国旅游角”
  • 培训老挝当地旅行社提供中英文咨询服务
  • 重视社交媒体的传播作用,鼓励和培育Tiktok和Instagram等平台上的相关话题发起、引领和传播

4.创建“背包客友好型”服务体系

  • 在磨憨口岸设立国际青年旅舍
  • 开发“背包客中国行”APP,提供实时线路规划
  • 建立英语服务志愿者网络

结语:重新定义客源地

夕阳西下,关西瀑布的游客逐渐散去。来自英国的Tom在告别时说:“如果知道中国离老挝这么近,又有这么多独特的文化,我一定会把中国加入行程。”这句话道破了本文的核心发现——在经济全球化与旅游大众化的今天,客源地的定义不应再局限于经济指标,而应关注其作为旅游网络节点的连接价值。

老挝或许永远不会成为传统意义上的主要客源国,但它作为欧美长途旅行者在东南亚的关键中转站,对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价值不可小觑。通过精准把握这一特殊客群的需求特点,设计符合他们旅行方式和消费习惯的产品与服务,完全可以在现有旅游格局之外,开辟一个新的客源渠道。

正如一位受访者所说:“最好的旅行总是从一个意外的决定开始。”或许,中国旅游业需要的,就是帮助更多在关西瀑布这样的地方徜徉的国际旅行者,做出那个“前往中国的意外决定。”(老挝中国文化中心 罗卫建)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从老挝到中国 欧美背包客的旅游延伸潜力与开发策略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