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品橙 |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每天带来及时、专业的旅游行业资讯,欢迎查找并添加微信公众账号pinchain

桂林旅游的“断尾困局”,谁能解?

作者:品橙旅游

近日,桂林旅游(000978.SZ)发布公告,宣布拟公开挂牌转让全资子公司资江丹霞公司100%股权及债权。目前,桂林市国资委已同意启动相关准备工作。

【品橙旅游】近日,桂林旅游(000978.SZ)发布公告,宣布拟公开挂牌转让全资子公司资江丹霞公司100%股权及债权。目前,桂林市国资委已同意启动相关准备工作。

这是一次普通的资产剥离。但对于这家手握“甲天下”山水资源的老牌旅企而言,其困境远不止于此。

从一波子公司集体资不抵债,到扣非净利润连续五年为负,再到五年累计亏损近十亿元,面对如此困境:坐拥顶级旅游资源的桂林旅游,为何陷入如此境地?

微信图片_20251016090020_1068_6
©即梦AI制作

资江丹霞挂牌,桂林旅游“断尾求生”能否成功?

资江丹霞公司作为本次转让标的,其财务状况触目惊心。截至2025年6月末,该公司资产总额2085.41万元,负债总额高达2.56亿元,净资产为-2.35亿元,已然深陷资不抵债的泥潭。

这并非突发危机。追溯历史可见,资江丹霞的亏损早在2008年就已开始,从当年亏损52.10万元,到2019年亏损额扩大至3146.94万元,亏损规模如雪球般越滚越大。2020年,其子公司丹霞温泉公司破产清算更是带来1.45亿元债权损失,直接吞噬母公司净利润8010万元。

实际上,资江丹霞的困境只是桂林旅游不良资产困局的缩影。截至2025年半年报,桂林旅游旗下十余家主要子公司中,除资江丹霞外,还有5家陷入资不抵债。具体包括:丰鱼岩公司净资产-0.95亿元,桂林旅游汽车运输公司净资产-0.87亿元,桂圳公司净资产-0.66亿元,桂林罗山湖净资产-0.91亿元。

这并非桂林旅游首次“断尾求生”出售资产,此前的结局并不如其所愿。对于桂林旅游此次转让资江丹霞,是否会有人接盘?尚待观察。

五年亏损十亿,优质资源为何难换真金白银?

作为2000年上市的老牌旅企,广西首家上市旅游企业,桂林旅游手握的旅游资源堪称“王炸”。拥有5A级景区两江四湖40年水上游特许专营权、4A级景区荔浦银子岩66年经营权,以及丰鱼岩、龙胜温泉等多项核心资源的长期经营权,几乎垄断了“桂林山水”这一世界级IP。

然而,现实却令人唏嘘。近五年来,桂林旅游亏损总额接近十亿元。2020-2022年连续三年亏损,净利润分别为-2.67亿元、-2.13亿元、-2.82亿元;2023年短暂盈利1638万元后,2024年再度巨亏2.04亿元,同比暴跌1830.7%。

2025年上半年,虽然归母净利润801万元成功扭亏,但扣非净利润亏损额进一步扩大至1610万元。这意味着,如果剔除政府补贴等非经常性收益,桂林旅游的主营业务依然深陷困境。

更值得关注的是,桂林旅游的盈利模式严重依赖单个景区支撑。2025年上半年,在桂林旅游所有业务板块中,只有荔浦银子岩景区、桂林漓江千古情等极少数项目实现了盈利。其中银子岩景区净利润为1,735.6万元、桂林漓江千古情净利润为2,513.22万元,而桂林两江四湖景区、龙胜温泉、贺州温泉、资江天门山、丰鱼岩等景区全线亏损。

烫手山芋难脱手,断尾求生路在何方?

处理低效资产,本是桂林旅游摆脱困境的关键一招。然而现实是,“断尾”之路异常艰难。

丰鱼岩公司自2017年起先后挂牌12次,即便降价也无人问津;桂圳公司自2019年宣布转让65%股权至今未能成功;2013年收购的罗山湖旅游项目,因配套土地问题自2015年停工至今,成为又一个填不满的“窟窿”。

这些不良资产的形成各有缘由:桂圳公司和罗山湖旅游属于投资失误的地产项目遗留问题;资江丹霞和丰鱼岩则是优质资源未能有效转化的典型。

如今资江丹霞的挂牌转让,能否打破这一魔咒?考虑到其高达2.37亿元的债权和严重的资不抵债状况,接盘方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实力。

截至2025年6月末,桂林旅游货币资金仅1.03亿元。业务模式单一、资产负担沉重、子公司持续失血,这些问题在桂林旅游身上交织成一个难解的死结。

(梁青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平台无关)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桂林旅游的“断尾困局”,谁能解?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