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品橙 |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每天带来及时、专业的旅游行业资讯,欢迎查找并添加微信公众账号pinchain

中国式银发旅游:分层旅游待解

作者:品橙旅游

在中国式养老中,面对着老龄化、产业化趋势越来越强,面对着养老服务内涵正从“养”向“养享并重”转型的新机遇,旅游业需要做出哪些改变?

【品橙旅游】《中国式离婚》中有一句话总结得好:幸福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给你说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而在中国式养老中,面对着老龄化、产业化趋势越来越强,面对着养老服务内涵正从“养”向“养享并重”转型的新机遇,旅游业需要做出哪些改变?

微信图片_20251024090247_1174_6

©即梦AI

掘金初老客群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1亿,占总人口的22%;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亿,占总人口的15.6%,规模和占比再创历史新高。按国际有关标准,我国已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国际上常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划分方式:60周岁及以上为老年人,其中60-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为了服务好更多的老年游客,旅游企业会根据年龄把老年人分不同的服务等级,如初老(50-59岁)和年轻老年客群是最受旅游企业欢迎的人群:他们有钱有闲,见多识广,对于电子产品与软件也不陌生,同时很多人因为刚刚退休,亟需一场环球旅行奖励自己多年的操劳。

据众信旅游媒介公关李梦然介绍,初老游客的消费理念是非常超前的,愿意去尝试很多新兴的玩儿法、新兴的体验。像去年众信旅游推出的“我的世界拼图”系列产品,很多客户都是老年人,他们愿意购买这种每次只去一个国家的产品,很多人希望可以跟着走完一个系列。而在邮轮产品市场上,中老年游客更是十分愿意通过新旅行方式感受度假氛围,以众信旅游MSC邮轮为例,众信旅游为了保证体验,所有房型均采取阳台房,但也有很多老年游客会提出其他需求,例如“能否多推出一些套房?邮轮上那些付费餐厅好吃等?”等更多元的旅行需求。

在携程平台上,50岁以上的用户已突破总量的10%,其中75%是充满活力的50至59岁“初老群体”。更令人振奋的是,他们的年均旅游消费达到年轻人的3倍。这些数据表明,当前的”新银发族”不仅具备消费能力,更展现出强烈的品质消费意愿。这群活跃、开放的银发族,正以全新的消费理念,推动着旅游产业的升级。

为回应这一趋势,携程老友会应运而生。据携程老友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致力于通过精选产品、贴心服务和专属权益,为50岁以上的朋友们打造‘有趣、纯粹、有温度’的旅行体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行程中设置了‘爸妈旅行守护官’这一独特角色,通过提供摄影、短视频记录、活动组织等陪伴式服务,强化情绪价值与社交关怀,让银发旅行不仅有趣,更有温度。同时,我们建立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网络,包括APP专属频道、线下旗舰店和专属客服系统,构建全方位的服务保障。”

据悉,携程老友会的产品体系主要围绕两大核心构建:

“老友会严选”系列专注经典线路的品质升级,坚持三大原则:一价全包0自费0购物、行程宽松不赶路、全程银发友好标准。

在此基础上,“老有意思旅行团”进一步升级主题体验,突破传统观光模式,深耕:文化研学、健康养生、换装旅拍、歌舞体验、摄影交流和轻户外探索六大主题。比如在内蒙歌舞线上,专业舞蹈老师带大家草原起舞;在成都研学线上,水利专家讲解都江堰,青城山研习八段锦,实现身心双重滋养。

 

摄图网_501361906_老年人太极锻炼(企业商用)

©摄图网

如何破解低价团刻板印象?

提起老年团,人们往往认为,“低价团”才是更适合老年人出行的方式。的确,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老年人来说,旅游还属于奢侈品,更看重于性价比。但对于一二线城市里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来说,旅游是人生的体验,马虎不得。

对此携程老友会的负责人表示,要服务好老年游客,关键在于建立系统化的风控体系:

首先,行程设计上规避高风险活动,确保节奏舒缓;

其次,服务保障方面配备医疗应急预案和老友专属保险,并接入携程全球SOS系统,7×24小时提供专业支援;

再次,供应链管理上严格执行适老标准,如选用2+1车型并保证空座率,车上配备健康设备等;

此外,坚持“0购物”原则,从根源上避免消费纠纷,打破大家对夕阳红旅行团的刻板印象。

他说:“这些投入虽然增加了运营成本,但通过规模化服务和产品差异化,我们实现了健康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银发群体的高忠诚度和口碑传播带来了显著的复购增长。”

的确,低价团最大的问题是安全问题,同时也打乱了正常的行业秩序,看似一本万利,实则短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旅游专家、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黄璜指出,旅游企业如果仍将老年市场视为边缘化的、同质化的低价团业务,就会在银发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上掉队。相反,如果能精准把握老年群体全生命周期、多层次、个性化的旅游需求,就能抓住未来旅游经济增长引擎。

同时他认为,企业应该根据老年人的年龄和需求不同,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旅游产品。

对于刚退休的年龄约在60-74岁之间的“活力老人”,他们身体硬朗、精力充沛,出游需求旺盛。他们可能喜欢登山、徒步、自驾、摄影,对文化体验、深度探索等有浓厚兴趣,近年来也兴起了候鸟迁徙、避暑避寒等旅居产品。

对于约在75-85岁之间的“中龄老人”以及具有慢性病或轻度失能的老人,他们的体力有所下降。他们更倾向于节奏舒缓、设施完善、服务精细兼具康养功能的旅游产品,如生态康养、温泉疗养、邮轮旅行等。

对于8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以及半失能老人,他们对医疗、养老、康复、无障碍设施等有刚性需求,需要在医养结合的基础上丰富旅游休闲活动。他们适合周边游、短途游,以及室内文体休闲活动。

他说:“要更好地满足高龄及半失能老年人的旅游需求,核心在于将他们的安全、尊严与情感慰藉置于首位。在游线规划上,避免多景点、快节奏的旅游模式,转向以‘旅居’为核心的微旅行或无障碍专列之旅,让目的地成为他们暂居的‘第二家园’。在服务支撑上,配备由医护、护理员等人员组成的服务团队,确保老年人出游安心放心。在产品设计上,既要解决旅游空间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和‘可进入性’,又要解决旅游产品的适老化改造和‘可游玩性’,让老年人在旅游空间进得去、玩得好。”

而这种旅游产品绝对是高端服务型产品,也才是旅游企业未来真正的赛道。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作为贯穿人类生命体验的旅游业,可以为处于生命后半程的老人们提供哪些产品决定了这个行业的水准。而在当下越来越受关注的银发经济浪潮之下,“分层老年旅游”可能是一个新的、待解的课题。(品橙旅游Lisa)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中国式银发旅游:分层旅游待解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