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品橙 |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每天带来及时、专业的旅游行业资讯,欢迎查找并添加微信公众账号pinchain

穿越政策“三重门”,中国中免驶向何方?

作者:品橙旅游

10月17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三部门联合发布海南离岛免税新政,将于2025年11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自2020年离岛免税新政以来最大力度调整,也是海南全岛封关前最重要的政策铺垫。

【品橙旅游】10月17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三部门联合发布海南离岛免税新政,将于2025年11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自2020年离岛免税新政以来最大力度调整,也是海南全岛封关前最重要的政策铺垫。

对于免税龙头中国中免(601888.SH/01880.HK)而言,这份政策礼包来得正是时候。2025年上半年,中国中免营收281.5亿元,净利润2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1.2%和20.81%,业绩承压明显。但藏在数据背后的韧性不容忽视:三亚国际免税城客单价逆势提升至8500元,奢侈品与美妆品类贡献超60%营收,核心竞争优势依然稳固。

更值得期待的是,新政将离境旅客纳入离岛免税店消费群体、新增宠物用品和乐器等品类、允许国货免税销售,这三重利好直接拓宽了中国中免的客群和商品“天花板”。

政策红利释放,中国中免能否借势完成业绩“V型反转”?中国中免能否扳回失去已久的旅游股第一把“交椅”呢?

微信图片_20251020092258_1121_6
©即梦AI

谁能买?买什么?怎么买?政策送来“三重惊喜”

此次政策调整,精准切中了免税消费的三大痛点:谁能买、买什么、怎么买。

首先是消费人群的“破圈”。新规首次允许“离岛且离境旅客”在离岛免税店购物,这意味着从海南出境的外国旅客、港澳台旅客,不再局限于口岸免税店,可以更自由地选择分布更广、品类更全的离岛免税店。对中免而言,直接打开了国际旅客市场的大门。

其次是商品品类的“焕新”。离岛免税商品由45大类提高到47大类,新增宠物用品、可随身携带的乐器两类商品,扫地机器人、数码摄影器材、微型无人机等科技数码产品也被纳入免税范畴。更关键的是,丝巾、陶瓷、服装、茶、咖啡等国货产品首次享受免税销售,视同出口退还增值税和消费税,这既丰富了商品供给,更是对“国货出海”的实质性推动。

最后是购物体验的“优化”。岛内居民年内不限次数购买“即购即提”提货方式下的离岛免税商品,离岛免税购物年龄从16周岁调整为18周岁,这些细节调整进一步提升了购物便利性。

数据显示,政策红利已在释放。2025年中秋国庆假期,海口海关监管离岛免税销售金额9.44亿元,同比增长13.6%,人均购物金额7685元,增长10%。新政落地后,这一增长势头有望进一步加强。

中国中免的三大底气来自哪里?

尽管中国中免面临短期业绩压力,实际上,其核心竞争优势依然难以撼动。

供应链是其最大的护城河。2024年中国中免采购规模达540亿元,庞大的体量让其获得比竞争对手低15%-20%的品牌供货价。即便关税下调,中免仍能维持15%-20%的价格优势。目前,中国中免手握全国8张免税牌照,在海南离岛市场市占率高达78%,品牌合作资源超过1500个,其中独家代理品牌超300个。

渠道布局也在持续优化。过去中国中免过度依赖海南市场,2025年终于在非海南渠道实现了新的突破。8月,中国中免的广州天河、深圳福田市内免税店同步开业,采用“免税+离境退税”创新模式,首月销售额超5000万元。在海外市场,越南河内、富国岛机场免税店于第二季度开业,首月客流转化率达18%,高于当地平均水平。

数字化转型同步推进。从数据上来看,“中免日上”APP会员数突破3000万,通过直播带货与会员日活动,将复购率从2024年的25%提升至28%。数字化渠道收入占比已达28%,成为线下渠道的重要补充。

中国中免面临的三重考验

虽然政策暖风利好,但中国中免仍需跨越三道坎。

消费复苏仍有较高的不确定性。2025年上半年海南离岛购物人数为248.2万人次,同比下降26.2%。若宏观经济疲软持续,高收入人群消费意愿下降,当前客单价的高增长或面临难以持续。中国中免需要更多元化的客群结构来抵御风险。

行业竞争正在持续升温。王府井、海旅投等新玩家以差异化策略分流客源,中国中免市占率已从68%微降至65%。海南旅投免税在三亚新增免税店,主打轻奢风格,与本地特色相结合,分流部分年轻客群。跨境电商平台的高端美妆价格较中免低5%-10%,迫使中免维持较高折扣率,2025年上半年综合折扣率约35%,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除此之外,珠海免税等新玩家陆续入口,消费零售领域竞争白热化。

业务转型同样带来阵痛。中国中免收入结构中,有税业务短期承压明显,2025年上半年有税收入同比下降21.5%,毛利率下降4.25个百分点。这部分源于为吸引客流加大折扣,以及低毛利消费电子产品占比提升。有税业务的转型阵痛是短期必经之路。

摄图网_502361675_数码店试用平板电脑特写(企业商用)

©摄图网

中国中免下一个千亿增长从哪里来?

对中国中免而言,更长期的增长空间,来自海南封关和全球化布局两大引擎。

海南全岛封关已经进入倒计时,2025年12月18日启动后,将实现“零关税、低税率”。有预测显示,2030年海南旅游零售市场规模将达2500亿元,较2024年翻倍。中国中免凭借三亚国际免税城、海口国际免税城等核心物业,以及强大的品牌资源,有望拿下超2000亿元销售额,再造一个中国中免。

中国中免的全球化布局也开始从蓝图走向现实。东南亚免税市场规模超500亿美元,中国中免在柬埔寨、新加坡、斯里兰卡、老挝、越南等地开店试水后,计划进入泰国、马来西亚等市场。如果海外收入占比至2030年提升至15%,将贡献超300亿元收入,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二增长曲线”。

从2020年政策催生的千亿市值,到2021年的业绩巅峰,2023年的业绩回暖,再到2025年的阶段性调整,中国中免的五年,其实是给消费赛道企业打了个样:政策红利固然重要,但长期增长最终要靠扎实的供应链、灵活的渠道策略和持续的业态创新。

对现在的中国中免而言,躺赢的时代已经结束。接下来,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能否借政策东风实现业绩反转和市值上涨,夺回“免税茅”的称号,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梁青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平台无关)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穿越政策“三重门”,中国中免驶向何方?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