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品橙 |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每天带来及时、专业的旅游行业资讯,欢迎查找并添加微信公众账号pinchain

上海猫街,旅游业看到“第三空间”的潜力

作者:品橙旅游

表面上看,“上海猫街”看似是因猫文化沉淀引起宠物文化的某种共振与同频,但从深层次来看,更像是一场文旅融合的体现。

【品橙旅游】上海方浜中路的白色围墙上,一只只巨型萌动的“猫咪”墙绘灵动可爱,不仅吸引了一众市民、游客打卡,更登上了多个平台热搜榜。

截至5月23日,微博话题#上海老街变成了上海猫街# 话题阅读量达2366.6万。

此前默默无闻的老城小路“一夜爆红”的背后,看似是猫文化的沉淀,但更像是一场在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之作,将文化艺术、公共开放空间和生活链接在一起引起的同频共振。

微信图片_20230525100555

默默无闻的老城厢突然热火

原本的方浜中路是一条老城厢小马路,全长约600米,一边连接着上海传统地标豫园商城,一边连接着上海潮流新地标BFC外滩金融中心,尽管地理位置独特,却鲜有人关注,如今却因“猫”出圈。

据了解,“猫街”是2023年第三届外滩艺术季中公共艺术作品,该艺术季展出时间为5月6日至5月31日。

“外滩猫街”绘制团队的负责人——艺术家、漫画家Tango介绍,豫园有自己的流浪猫收藏档案,给不少流浪猫做了登记并起了名字;同时,BFC地下二层的宠物商业模块也有很多猫,所以他们便想以猫咪为线索,将两个区域串联起来。除了方浜中路,豫园和BFC也布置了许多猫咪元素的艺术装置,是一个整体系列的设计。

Tango透露:“自己喜欢做在地设计,把符合当地的元素体现出来,形成文化串联。而这片区域体现出对猫的人文关怀,以及它在城市中的共生关系。在整个绘制过程中,相关部门和BFC给予了很多配合和支持。”

微信图片_20230525103534

图:上海猫街

在中国,猫咪无处不在。

《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发现,养猫和养狗的人几乎平分秋色。另有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城镇养宠类型中,养猫占比最多,约占所有宠物类型的六成,相比2020年提高13.5个百分点,达到5806万只。其中,90后为养宠主力,占比达到46.3%,相比2020年提高8.2%。此外,在新养宠人群中,95后占比较多,更多人选择猫作为自己第一只宠物。

“对于许多90后来说,养猫是个相对省心且花费不算太高的选择。”养猫人士李女士表示。

表面上看,“上海猫街”看似是因猫文化沉淀引起宠物文化的某种共振与同频,但从深层次来看,更像是一场文旅融合的体现。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戴俊骋教授表示,一方面是以文塑旅,公共艺术空间可以创造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构筑地标性的旅游吸引物,提升旅游吸引力;另一方面是以旅彰文,公共艺术空间的存在可以激发和推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更多的文化从业者和艺术家可以借助于涌现的公共艺术空间,获得更多曝光的机会,营造地方包容氛围,进而吸引更多外来投资。

在这场“猫街”狂欢中,日常生活的空间载体街道不再只是提供公共服务,而是成为艺术创作的载体,提升的不仅仅是城市影响力,旅游经济也成为受益者之一。

透视公共艺术空间的未来 

以墙绘作为旅游目的地亮点的代表,最容易让人联想到的是马来西亚槟城的墙绘。2012年,艺术家Ernest Zacharevic被槟城市政府邀请,创作了一系列有趣的壁画和雕塑。

随后,这些展示当地居民生活场景的作品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和拍照,并很快成为了槟城的著名景点之一,许多游客甚至会为了在壁画前留下自己的照片而排队等候。

如今,槟城壁画街上的壁画包括各种各样的图像,涵盖了槟城的历史、文化、人物和传说。这些壁画有的是仿古画像,有的则是现代艺术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小贩系列”壁画,包括了多幅逼真的小贩画像,比如“炭炉咖啡壁画”、“脚车爆米花壁画”等等。特别是一幅名为 “骑自行车的小孩”作品,被卫报评选为世界上最好的照片之一。这些壁画不仅为槟城的历史和文化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成为了旅游业的重要吸引点。

游客可以在这里漫步,慢慢地欣赏这些美丽的艺术作品。游客可以选择跟随壁画地图,或者雇用一位当地向导来带领他们寻找这些壁画。此外,游客也可以参加槟城壁画街的专门导览活动,了解更多关于这些壁画的故事和历史。

槟城壁画街的成功首先来自于它创意和独特性。槟城壁画街中的艺术作品非常创新和独特,能够吸引游客的注意力。这些作品通常是基于当地居民和文化的场景,使游客对马来西亚文化和历史产生了兴趣和好奇心。

其次,槟城壁画街的成功还与社交媒体有关。游客通常会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户上分享自己在槟城壁画街的照片和视频,这为槟城壁画街带来了很高的曝光率,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此外,槟城有一个特别的标签——“国际艺术家必到地点”,这里有很多不同的艺术家。自2010年,槟城乔治市每年7-9月举办至少1个月的艺术活动,是马来西亚影响最广泛、水准最高的国际性艺术节,被《纽约时报》评为最具潜力的亚洲热门艺术活动之一。

在业内专家看来,以往,传统的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多以雕塑、绘画等静态形式出现,而今天,城市公共艺术不再是只提供欣赏的艺术品,更需要实现与居民、游客间的良好互动,让公共艺术空间更为有趣。

微信图片_20230525093740

图:上海猫街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设计系主任程雪松教授表示,公共艺术自带高浓度的情感和文化信息,它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介入是有魔力的,或将转化为不容小觑的公共精神财富,构建城市文化自信。因而,业内在呼唤更丰富多元的公共艺术探索。

但在探索过程中,还需做好功能定位、保留在地文化、实现居游共享。

如何用好最具潜力的“第三空间”?

如今,城市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经阶段。上海市城市更新研究会副秘书长刘波认为,上海的城市更新特指根据城市规划和规定的程序,对存量用地、建筑、设施、空间形态和功能进行保护、整治、改变、改建或重建,实现功能优化和转型的活动。

在此形势下,公共空间魅力成为城市竞争力的一部分,也被视为最具潜力的“第三空间”。公共空间艺术不仅为城市更新提供新的活力,也丰富了旅游场景和新吸引力。据了解,近期国内多个城市开始积极推进公共艺术空间相关内容。

5月22日,上海市美术馆协会组织开展了“美术新空间”的认定工作,首批15个“美术新空间”正式公布。“美术新空间”指在室内或户外的特定空间内,经常性向社会公开陈列展示视觉艺术作品的非营利性场所。

在此之前,《朝阳区推进艺术之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明确,2025年底,北京市朝阳区将实现艺术公共设施项目建设全域覆盖,并打造10个生态、艺术、核心价值为一体的公共艺术示范园区,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核心区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朝阳区将把公共艺术注入商务中心区、自贸区、使馆区、商业街区、公园景区、公共交通等开放空间,建设和拓展一批融入城市生活的景观元素配置;将深入挖掘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朝阳公园、温榆河公园等公园的历史文脉,通过举办开放性艺术活动、建立公园艺术装置资源库等方式,持续为朝阳区公共艺术可持续发展赋能。

然而,艺术元素想要进一步融入城市生活,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戴俊骋教授认为,当公共艺术空间成为网红打卡地后,一是公共艺术空间的可持续性和保护是一个重要挑战,大量游客的涌入可能会导致公共艺术空间的环境破坏。

二是需要注意处理好主客关系,即公共艺术空间与周边社区居民的关系,避免游客过度涌入导致的噪音、交通拥堵、商业化和租金上涨等问题,引发社区居民的不满。

三是避免破坏在地文化氛围,在公共艺术空间中不过度追求前卫艺术而忽视社区文化传统,尊重和保护当地文化,在公共艺术空间的发展和推广过程中积极与当地社区进行沟通和合作。(品橙旅游Cici)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上海猫街,旅游业看到“第三空间”的潜力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