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游】还有10多天,暑期就要落幕。今年假期,你的酒店还好吗?
©摄图网
当把这个问题抛出来后,一位酒店人笑而不语,一位酒店人表示:还可以。北京某五星酒店大堂经理比出个V字:“没有降价,入住率差不多90%。”另一家北京四星酒店负责人则表示:“今年7月单月比去年降了8%,但8月好一些,8月20日前天天爆满,20日后预订不理想。”
在另外一些旅游热门目的地酒店的入住率却又居高不下。美团数据显示,佛山、杭州、郑州等新一线城市高星酒店间夜量增长40%,保山、大理、大同等四线城市高星酒店间夜量增速远超一线。
当然,入住率是一方面,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利润更重要。北京市统计局的消息,今年上半年,北京住宿业1613家单位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3%,利润总额仅5980万元,降幅高达92.9%。这是继去年大跌之后的再度崩塌。
暑期市场是一面镜子,降温可能成为酒店业的“新常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酒店又该如何自保?
中端酒店升级打怪
8月12日,“桔子北京百店庆典”在桔子北京马甸桥地铁站酒店活力启幕。桔子北京马甸桥地铁站店尽管开业时间短,但这家131间客房的桔子3.0开业后不到一周便实现满房。
虽然位于北京北三环的这家桔子酒店周边有多家中端和中高端酒店,但桔子为什么可以“杀出重围”?酒店业主、华住资深酒店投资人刘兰荣坦承:“这家店可以说正是我追求极致化效率与定制化服务的典范。通过设计让平房兼具院落与飘台的高级感,而院内花园布置、安静环境提示牌等细节让酒店更具人性化。”
图:桔子北京马甸桥地铁站酒店 大堂
图:桔子北京马甸桥地铁站酒店 露台景观
当然,她也十分推崇桔子3.0的理念与设计。她认为,通过精准捕捉新一代消费者追求悦己、情绪价值、质价比等新的住宿诉求,桔子酒店打造出了兼具体验感、愉悦感等多重满足的居住体验。这种与消费者需求同步的品牌进化,使得桔子酒店在市场中始终保持强劲的吸引力与竞争力。
当前,中国酒店市场正经历着一场结构性的变革:高端酒店供给过剩、经济型酒店亟待升级,中端酒店则迎来高速增长期。在消费需求日益呈现“商务+休闲”(Bleisure)融合态势下,桔子酒店凭借其独特基因,敏锐捕捉并完美契合了这一趋势。今年7-8月短短一个月内,桔子酒店实现了全国千店与北京百店“双突破”。
“桔子的差异性,就是我们的商业模式,叫‘好而不贵’。为了实现商业目标,我们在低频里面找高频,在高频里面找刚需,在酒店设置上做‘减法’,聚焦住宿需求核心,增加早餐、洗衣、健身功能。同时依托华住会的会员体系、全平台总包、标准化运营体系,在消费者的体验合格和引领上以及造价的匹配评分上不断优化,打造一个合理的商业坪效。”华住集团桔子品牌副总经理杨耀辉说。
杨耀辉认为,大家越来越需要的是高品优价,同样的品质卖到了中档的价格,无论从汽车、日用消费品、服装,还是商超,所有在市场上走红的品牌都有这样一个特质。他把这些品牌称为“价值黄金走廊”。显然,华住希望把桔子打造成为“价值黄金走廊”的一员,目标是成为“服务更多数人的国民资产”。
据悉,在规模化达到一定水平后,华住的重点要提高单店的盈利能力。最近华住也在综合历史数据和外部数据,意图精确的规划出未来城市的容量和商圈布局的合理性。
消费理性的崛起彻底改写游戏规则。携程数据显示,20%的差评源于客房用品质量;奥维云网调研证实,智能化、绿色化、细节体验已成为新刚需。当消费者拒绝为华而不实的品牌溢价买单,“质价比”取代“性价比”成为决策关键。
极简主义胜利在望
“聚焦住宿需求核心”的不仅仅是中端酒店品牌。
今年在北京已开业8家的住小叮,在暑期住宿业成为黑马:出租率(OCC)高达99.49%,暑期单房收益(RevPAR)130.31rp。
这是一家自称“极简主义”的酒店品牌。好的位置、清晰的定位、基础需求的满足,以及更大的共享区域是降本增效的三板斧。
“我们的客户群十分清晰。”住小叮创始人刘佩明分享道,“他们是住在我们每晚百余元的房间里,但转身就能为一场演唱会、一顿特色大餐支付数倍于房费的开销的年轻人;也是暑期带孩子来旅游的外地工薪家庭;也有到北京就医的外地老百姓。百余元一间夜,他们可以享受的是干净、安全,交通便利、上网无忧……他们清楚地知道,酒店的核心价值在于‘睡一宿安心觉’,并拒绝为任何非必要的溢价付费。”
正是基于这一洞察,住小叮构建了一套“价值聚焦”的酒店模型。它并非简单地做减法,而是将资源进行战略性转移。
“传统酒店的成本模型中,有相当一部分被公摊面积、复杂的后勤以及低频使用的配套设施所占据。”刘佩明指出,“我们通过创新的空间设计和流程再造,从源头优化了这些成本,然后将节省下来的预算,反向投入到用户真正能切身感受到的三个核心体验点上:绝对干净的卫生环境、高品质的睡眠系统、以及无死角覆盖的安全保障。”
自2024年10月首店开业,到2025年7月,住小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在北京市场实现8家门店在营、7家门店同步筹建的快速布局,团结湖店开业第二天即满房。现已启动上海、杭州等核心城市的拓展计划。
在刘佩明看来,商业的本质并非单纯追求服务最多的人,而是通过满足特定需求建立价值交换关系。也就是:无论是产品、服务还是机会,只有当提供者能满足他人明确需求时,交易才能成立。同时,企业需要聚焦细分领域。盲目扩大服务范围可能稀释资源,导致效率下降。
酒店怎么样才能生存?
有人说“创新不如收缩”,对于当下的酒店业来说,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资深酒店投资人、北京中瑞卓越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付钢业并不认同。
他认为,从专业角度来看,创新产品和高性价比产品并不对立,相反,还存在一定的交集。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不计成本地盲目创新产品,会让酒店雪上加霜,但主要依靠降价来求生存,则无异于饮鸩止渴,会加速消亡。最好是能通过在产品、服务或管理等方面创新,加之适当的价格调整,来做大分子和缩小分母相结合,才能提高性价比,才能更好地渡过目前的难关。
其实大多数管理者都认同,要想熬过低谷期,只有“降本”与“增效”这两个途径。特别是在经济疲软时,需要更为精准的投资和关注市场主要需求所带来的市场机会。
住小叮刘总表示,在“降本增效+精准获客”方面,他们主要是做了两件事,一是线上渠道占比高:通过OTA平台(携程、美团)、自有渠道(小程序)合理分流,降低对单一平台的依赖,线上预订占比达80%以上。二是数据驱动决策:通过后台数据监测房型销售热度、客群来源、消费偏好等,动态调整定价、促销策略和库存管理,减少空房和滞销房型。
此外,需要成本控制精细化,想要达到“降本不降体验”,需要严格控制人力成本,占比不超过12%,每店为“1+3+2”(百床以下为1个店长,3个前台,2个客房服务人员);需要严格控制物业与装修成本:选址优先选择租金性价比高的区域交通枢纽、热点商圈,医院,学校,避免过度投入,单店装修成本回收周期控制在3年以内。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写:“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评价一个时代需要看到进步也要看到阴暗,一个行业的发展、一个政策的推进也是如此。
“禁酒令”对公务消费和涉政消费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但国内酒店业长期以来对此类消费的过分依赖,其实是警钟长鸣已久,只是很多靠传统思维或经营惯性前行的酒店迟迟扭转不力。
付钢业指出,从近一年来我公司在北京地区酒店业所承接的咨询实践来看,不少酒店一方面是亏损严重,一方面却是大量完全可利用起来的运营空间闲置和浪费严重,坪效不高。而同样的场地,一旦外包出去后,却常是收益大增,只是酒店企业从中受益不多。这显而易见涉及运营机制。
他说:“从宏观来看,近年来(包括今年暑期),如果把包括第三方平台在内的广义的酒店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酒店业其实是一直在赚钱的,至少不比历史上曾出现过的一些行业发展周期的情况更糟糕。只是这个行业的收益分配出现了扭曲,最终落入具体酒店企业的利润指标下的数值比较难看而已。”
具体到收缩经营,他认为需要分两个层面来谈,一方面是业主层面的酒店投资和资产管理,对于资金成本较高或杠杆过大的业主而言,在当前形势下,及时的退出止损、转让变现或收缩规模,都不失为一种明智选择。毕竟对业主而言,酒店业只是其众多资产配置选择中的一种方式而已。另一方面是酒店层面需要进行产品梳理和运营转变。在本酒店经营低迷时,在兼顾酒店品牌中长期发展利益的情况下,适时通过调整产品方式和服务构成,或减员增效改进运营管理的绩效水平,都属于理所当然应做的必然选择。
“而对于目前行业里很多一窝蜂的摆摊外卖做法,或恶性降级价格竞争方式,我个人认为这些都不太可持续。关键还得看具体企业在这个时代中的卡位如何。”付钢业说。
其实,某些高星酒店前景不容乐观。
有酒店集团高管直言:在我眼里,现在在15年以上未有大的改变的这些老的五星酒店,或者被称为“全服务类”的酒店,正在面临巨大的商业模式的挑战。我认为他们正是下一轮供给侧改革,尤其要做出重大变革和变化的酒店。
而中端酒店也已开始白热化竞争模式。对此,付钢业表示,中端酒店品牌竞争白热化,我个人认为既是行业发展的必然,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经阶段。从行业发展来说,要做的是需要尽可能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要打击和惩处恶性价格竞争和挂羊头卖狗肉,否则,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最终导致很多真正高性价比的中端酒店反而生存不下去,而活下来的却是一堆价虽低但整体品质低劣甚至是涉嫌欺诈消费的假中端酒店,那整个酒店行业就把“一把好牌打成烂牌”了。
今年暑期即将落幕,但经济环境的好转却并非马上到来,酒店业熬过今年,又该如何面对接下来的漫漫长夜?(品橙旅游Lisa)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质价比”时代来袭,酒店业生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