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又多了一些可以遛狗的公园,可以搭帐篷的草坪。9月1日,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制定的《关于加强本市公园绿地开放管理的指导意见》开始施行,记者采访部分区绿化管理部门获悉,各区根据实际情况,挖掘潜力,在部分公园,主要是口袋公园试点宠物入园,包括虹口区昆山公园、长宁区古北市民公园、黄浦区广场公园黄浦段H6区域等,同时还新增了部分可以搭建草坪的公园。
昆山公园、古北市民公园等试点宠物入园
随着养宠市民的增多,对遛狗场地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此次新加入宠物友好公园试点的包括虹口区昆山公园、长宁区海粟公园、古北市民公园、黄浦区广场公园黄浦段H6区域等。
和平公园此前已经开辟了分别针对小型犬和中大型犬的宠物乐园,此次又新增公园1号口的下沉广场指定区域可以及昆山公园全园,可以遛狗。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处场所遛狗有指定时间,均为每日8:00-20:00,允许入园宠物限犬类、猫类。肩高≥45cm的大型宠物须佩戴嘴套;宠物须全程牵引,使用长度≤1.5m的刚性牵引绳,禁止使用伸缩绳;开放区域禁止宠物随地便溺,如需排泄,须自备尿垫、拾便袋等,并投入宠物专用垃圾桶。和平公园原萌宠狗乐园的管理规定不变。
长宁区新增海粟公园的指定区域以及古北市民公园全园为宠物友好试点,对宠物开放时间为全天。长宁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王晔菲介绍,这两处场所目前计划试点到10月底,对试点期间出现的问题将进行总结梳理,最后形成自治公约,然后再正式开展宠物入园。
黄浦区新增大吉路公园、静谧花园、广场公园黄浦段H6区域允许宠物入园。大吉路公园位于西藏南路、大吉路,为口袋公园,静谧花园位于中山南路、白渡路附近,广场公园黄浦段H6区域是金陵中路、西藏南路、延安路和普安路合围的区域。
黄浦区绿化管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吉路公园和静谧花园此前都有附近居民去遛狗,所以这次就纳入了宠物友好试点,“目前这3个地方都属于试点,我们在现场张贴了试点公告,待试点结束,将根据试点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形成正式的规定。”
普陀区绿化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普陀区没有围墙的公园原则上都不限制宠物入园。
根据9月1日起施行的《指导意见》,允许宠物入园的宠物友好公园或者设有宠物友好区域的公园,应该在公园显著位置设置携犬入园游客遵守相关规定的安全文明告示,提醒携犬入园的游客规范使用牵引带、为大型犬只佩戴嘴套。加大保安巡查力度,督促游客及时清理宠物粪便。
和平公园、鲁迅公园、广场公园等新增帐篷区
除了新增宠物友好公园或者宠物友好区域外,9月1日起,部分公园还新增帐篷区。
虹口区鲁迅公园、和平公园部分草坪区域逢周末、节假日试行开放帐篷搭建,帐篷区可搭时间为8:00-17:00(草坪养护期除外)。鲁迅公园的帐篷区在“中日友好钟座”区域草坪,和平公园的帐篷区在6号口“躺坪草坪”。
虹口区绿化管理部门介绍,由于目前试开放的草坪面积有限,出于安全考虑,上述2处草坪均不允许使用天幕;禁止使用风绳、地钉固定帐篷,帐篷占地范围不大于5平方米;和平公园帐篷区上限为15顶,鲁迅公园帐篷区上限为8顶,公园管理方将根据现场承载量实行动态控流。
黄浦区绿化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黄浦区公园所有集中草坪均可入内,其中古城公园、广场公园黄浦段H6地块指定范围的草坪可搭建帐篷,但须在指定时间段内搭建。
对于公园搭帐篷这一市民需求,《指导意见》明确,公园管理单位应落实好城市公园帐篷区管理指引及细则的相关规定。有条件的公园对帐篷、天幕搭设进行分区划定,设置明显标识。不具备天幕搭设条件的,公园管理单位需明确告示。加强对游客使用地钉、风绳的安全检查,避免安全隐患。
此外,公园管理单位应科学核定帐篷区最大承载量,在使用高峰时段,可根据承载量实行动态控流管理。尽量扩大帐篷区域,不得随意以安全为由,禁止搭设帐篷。有条件的公园,可根据客流适当增设相关服务设施。
部分公园新增24小时开放厕所
为保障24小时开放公园游客如厕需求,《指导意见》要求,园内至少有一座厕所实现24小时开放。面积较大、游客量较多的公园,要根据夜间人流分布、使用需求等因素综合评估,鼓励增加24小时开放厕所数量。对于未设置厕所的公园,可利用周边资源,应在公园显著位置设置清晰的指示牌,提供明确的指引信息。
记者了解到,9月起,也有部分24小时开放的公园新增了24小时开放厕所。比如,四川北路公园和昆山公园各新增一座24小时开放厕所。此前,和平公园内已经有4座厕所24小时开放,江湾公园内有一座厕所24小时开放。
此外,为进一步保障游园安全,各城市公园还加强了残疾车管理,禁止无牌残疾车入园;禁止残疾车在园内从事非法营运;残疾车园内限速5公里/小时,禁止鸣号;临时停放应将车辆熄火,服从公园方管理。
(原题:《9月起,上海这些公园试点宠物入园,市民:终于等到了》)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9月起,上海这些公园试点宠物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