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游】近日,河南太行山下的宝泉景区又火了。并不是因为悬崖边的网红打卡点,而是一份“炸裂”的业绩单:2025上半年收入 2.1 亿元,比去年同期多了近八成;净利润更是飙到0.83亿元,增幅超过2.5倍。
要知道,5年前的2020年,这家景区还在疫情里亏掉1900多万元,连开门迎客都成难题。从“亏到心慌”到“赚到手软”,再到2024年底摘下5A级景区的“金字招牌”,宝泉景区藏着怎样的逆袭故事?
更值得关注的是,宝泉景区最近喊出“五年再造新宝泉、十年建成世界级”的口号,还要冲刺“中原文旅第一股”,这份野心能实现吗?
©凯哥
五年逆袭路:从“活下去”到“赚爆了”
宝泉景区的翻身仗,是如何一步一步“熬”出来的呢?
2020年新冠疫情一来,宝泉景区直接被按下“暂停键”。全年营收从之前的近亿元下降到6209万元,还亏了1911万元。要知道,宝泉景区的门票收入占比当时超过 80%,闭园就等于“断了粮”,财务报表上几乎全是“红色警报”。
2021年更惨,疫情没停,又遇上极端暴雨。宝泉景区里的瑶溪客栈被冲成危房,住宿收入直接泡汤;广告投放不敢花钱,新项目也停了工。当年宝泉景区年营收勉强涨到6872万元,但还是亏了2079万元。
为了活下去,宝泉景区只能放低身段,给旅行社的团队价砍到门市价的一半以下,拉本地游客来玩;冬天搞冰雪节,卖卖文创醋,试图在门票外找条活路。可效果有限,2021年游乐项目只赚了22万元,还不够付一个月的水电费。
2022年,宝泉景区终于“止血”了。全年营收6825万元,虽然比2021年略降0.69%,但赚了157万元,总算从亏损里爬了出来。
这份小盈利来得不容易。当年宝泉景区实际能正常营业的时间只有6个月,宝泉景区把钱花在刀刃上,冰雪节让游乐收入翻了一倍,卖到45万元;关掉危房客栈、压缩商铺租金,省下的钱全投去升级核心观光项目。
但隐患并没解决,门票收入跌了18%,只剩3401万元,靠门票吃饭的老问题还在;资产负债率更是涨到77.57%,资金链绷得更紧了。
真正的转折点,在2023年4月。宝泉二期“崖天下”园区开门迎客,悬崖观景台、跨谷廊桥、悬空栈道,这些敢玩心跳的设施一亮相,直接把游客吸引过来了。
2023年,宝泉景区的业绩飙升到2.2亿元,比2022年多了2倍多;赚了 3191万元,是2022年的19倍。更重要的是,赚钱的路子变宽了,宝泉景区的门票占比从49.8%降到38.6%,索道、观光车的交通收入涨了187%,卖到6280万元,“二消”终于支棱起来了。
当然,高增长也靠高投入。为了运营二期,宝泉景区的成本涨了137%,广告费更是翻了2.6 倍,但换来了200万人次的游客量,比2022年多了一倍。
2024年12 月,宝泉景区拿到了梦寐以求的5A级景区证书,终于给自己贴上了“金字招牌”。2024全年,宝泉景区实现营业收入2.79亿元,同比增长26.81%,净利润达到5049万元,同比增长58.20%。在收入构成上,索道/电梯收入达1.06亿,占比37.99%;门票收入7441.48万,占比26.52%;交通车票收入7382.68 万,占比 26.52% 。
2025上半年的业绩更是足以说明一切,宝泉景区营收2.1亿元,几乎快赶上2023年全年了,净利润0.83亿元,比 2024全年还多1.6倍;赚钱效率也高了,净利率从14.5% 涨到39.5%。
现在的宝泉景区,早就不是靠门票活命了,南辿观光电梯、祥云玻璃观景台这些新项目,让交通和电梯/索道收入占比涨到60%以上,门票收入占比下降到24%以下。更值得关注的是,宝泉景区欠的钱也少了,资产负债率也有所下降。
宝泉景区的翻身仗,靠的不只是运气好
宝泉景区之所以能翻身,除了旅游业复苏的大环境外,其实,更有宝泉景区的产品创新,紧抓年轻人、大股东输血救急等措施,每一步都踩在了点子上。
宝泉景区所在的河南,不缺好山好水,150公里内就有云台山、八里沟等5个国家5A级景区,光靠看风景根本拼不过。因此,差异化运营也就成为冲出5A级景区丛林的关键。
早年宝泉景区建索道、修观光电梯,先解决爬山累的痛点。现在景区搞“崖天下”,把观光旅游变成探险项目,悬崖蹦极、高空滑索,专门吸引年轻人。宝泉景区又建白陉水镇、黄岩根民宿,想让游客从玩一天变成住两天。2025上半年留宿游客占比18%,带动餐饮、住宿收入涨了92%。
宝泉景区能扛过最难的日子,离不开大股东春江集团的帮忙。2017年、2020年两次定增,春江集团都掏钱认购,还帮宝泉还了7500万元的借款;甚至宝泉建项目用的水泥、电,都是春江集团的资源。
但光靠大股东“输血”是不行的,宝泉景区也学会了自己“造血”。2023年宝泉二期开园后,现金流一下活了,2024年还了1.2 亿元银行贷款,2025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就有0.98亿元。
面对周边的5A级景区,宝泉景区并没选择正面刚,而是把目标对准河南及周边300公里的游客。
©凯哥
想当“中原文旅第一股”,还要迈过三道坎
虽然现在赚得不少,但宝泉景区想在五年内再造新宝泉,即“在5A景区的基础上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实现资产上市,争做中原文旅第一股”的目标。
目前,同时拥有两个金字招牌的景区屈指可数,资产上市对宝泉景区而言是多元的。2025年3月,宝泉景区与中信证券等就发行基础设施REITs达成一致。但想要“争做中原文旅第一股”就变得没那么容易了,不仅是像云台山、清明上河园景区等老牌5A级景区跃跃欲试。对宝泉景区而言,还有三道坎要跨。
第一道坎:新项目“新鲜感”能维持多久?“崖天下”现在很火,但同类景区的经验告诉显示,悬崖类项目的热度通常只有3-5年。宝泉景区的夜间灯光秀,让游客从玩6小时变成玩8小时,会是破局之道么?更长期的考虑建温泉度假酒店,会成为保持稳定收益的新赚钱路子?
第二道坎:关联交易怎么“摆平”?大股东春江集团做水泥、电力生意,宝泉景区买材料、用电都跟它打交道,2024年关联交易用电耗费超过300万元,未偿还大股东借款本金近3亿元等。宝泉景区要上市,关联交易必然少不了监管层的关注,所以宝泉景区必须要降低依赖,降低与大股东的关联交易,势在必行。
第三道坎:5A级景区越来越多,怎么保住客流?2024年河南又多了2家5A景区,2025年还有多家景区在申报,竞争会更激烈。毕竟5A级景区多了,游客会用脚投票。2024年,宝泉景区全年接待客流突破300万人次,而同为山岳景区的云台山景区共接待游客743.83万人次。此外,围绕太行山的5A级景区还有新乡市八里沟景区、红旗渠-太行大峡谷旅游景区等。
从2020年亏1900万,到2025上半年赚0.83亿,宝泉景区的五年,其实是给很多山岳景区打了个样:不能只靠“卖门票”,要搞点差异化项目、管好钱、找准客群,才能赚更多的钱。
现在的宝泉景区,“闷声赚钱”的阶段过去了,接下来要冲刺“中原文旅第一股”。这条路肯定有挑战,但从它这五年的韧性来看,这家曾经在5A级景区丛林里“挣扎求生”的景区,已经摸到了景区行业的“生存密码”。至于能不能实现野心,不妨再等等看。
(梁青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平台无关)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 从亏到赚的宝泉景区,野心不止5A